票拟 编辑
票拟,又有“拟票”、“调帖”、“票旨”、“调旨”、“拟旨”等称。是指明清官员皇帝上行的题本,要先送内阁,由内阁大学士代拟旨意,写成纸条贴在题本封面供皇帝参考,之后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在题本或奏本上批示,叫做“批红”。杨士奇《汉府之变二》云:“凡中外所进章疏,专命公批。未及命,携出条旨,许用小票墨书,帖各疏,面以进。”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武英殿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初期为正五品衔,清代为正一品。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办公地址为武英殿。
中极殿大学士,旧称华盖殿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明朝为正五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
建极殿大学士,嘉靖以前称谨身殿大学士,为明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清朝称保和殿大学士。清朝为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
建极殿大学士,嘉靖以前称谨身殿大学士,为明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清朝称保和殿大学士。清朝为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
胡惟庸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指明太祖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胡惟庸被杀,太祖罢左右丞相,废除明朝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与皇帝。从此明朝名义上再无丞相一职,后来在永乐帝后由内阁首辅实质取代。
清朝内阁是清朝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关。清军入关后,沿袭明朝内阁制度,从顺治元年至康熙九年,历时共二十七年确定。清朝也承袭明朝的票拟制度,但是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宣统三年,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旧内阁被撤销。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由于明代胡惟庸案废相后,皇帝需要另一套内廷机构辅助处理政务,因此宦官权力上升。司礼监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后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获得参与机务,代皇帝“票拟”的权力,遂上升为“十二监”之首,成为内廷权力最大之机构。司礼太监虽仅具有外朝四品之级别,但其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有“权过元辅”之称。著名宦官王振、尚铭、冯保、刘瑾、魏忠贤等皆曾任司礼监之主管。
中极殿大学士,旧称华盖殿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明朝为正五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
东阁大学士,为明朝、清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办公地址为紫禁城左顺门南庑房东阁。
建极殿大学士,嘉靖以前称谨身殿大学士,为明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清朝称保和殿大学士。清朝为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