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类 编辑
禽龙类是一群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中侏罗纪到晚白垩纪,著名属包括:弯龙卡洛夫龙禽龙豪勇龙、以及鸭嘴龙科等。禽龙类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第一批被人类发现的恐龙化石之一。它们在白垩纪晚期开始辐射演化,成为多样性高、分布广泛的恐龙,不同于早期的鸟脚类恐龙,禽龙类的上颌末端没有牙齿。原始的禽龙类体型小而轻型,可用高速奔跑来逃离掠食动物。禽龙类在白垩纪末期成长为相当大的植食恐龙,例如山东龙身长可达15米、重可达18吨以上,体型上能等于或超过最大的肉食兽脚类恐龙
2
相关
鸭嘴龙科,是鸟脚亚目恐龙的一科,是一群在中生代中后期逐渐繁盛的草食性恐龙,包括著名的副栉龙、青岛龙、山东龙、盔龙,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下白垩纪地层。它们是上侏罗纪至下白垩纪的禽龙类的后代,但是前肢明显缩小、后肢变得肥大,并拥有更加巨大的体型,尾部上下明显更加宽大,嘴巴像现代的鸭子一样有特殊扁平构造,也是因此得名。
旷野龙属,是种小型、二足的植食性鸟脚类恐龙,发现于英格兰威特岛、罗马尼亚。它们生存于早白垩纪。模式种是小沟旷野龙,是由彼得·加尔东在1975年叙述、命名,当时为橡树龙的一种,后来独立为新属。而1982年发表的第二个物种,即尼日发现的尼日旷野龙,只发现部分化石,且地质年代较晚,在2009年独立为新属,艾尔雷兹龙。旷野龙属于禽龙类
暹罗齿龙属是鸟脚亚目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东南亚。暹罗齿龙等原始鸭嘴龙超科恐龙的发现,支持鸭嘴龙超科起源于亚洲,并扩散到其他大陆的理论。
康纳龙属是鸟脚亚目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下白垩纪的南非。康纳龙的化石只有一颗牙齿,可能还有一些身体部分的骨头,故通常被认为是疑名。康纳龙被分类在类似橡树龙的橡树龙科。
康纳龙属是鸟脚亚目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下白垩纪的南非。康纳龙的化石只有一颗牙齿,可能还有一些身体部分的骨头,故通常被认为是疑名。康纳龙被分类在类似橡树龙的橡树龙科。
暹罗齿龙属是鸟脚亚目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东南亚。暹罗齿龙等原始鸭嘴龙超科恐龙的发现,支持鸭嘴龙超科起源于亚洲,并扩散到其他大陆的理论。
棱齿龙科或称棱齿龙类,名称来源是鬣蜥中的Hypsilophus属,意为“高冠状的牙齿”。棱齿龙类是群小型鸟脚类恐龙,身长平均1到2米,被认为是行动快速的植食性二足恐龙。棱齿龙类发现于亚洲、澳洲、欧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中侏罗纪到晚白垩纪岩层间。棱齿龙类传统上包括了所有非禽龙类的二足鸟脚亚目恐龙,某些早期种系发生学研究认为棱齿龙类是自然演化支,但最近的研究发现棱齿龙类是并系群,并有一支系往禽龙类演化。某些研究更认为部分棱齿龙类并不属鸟脚下目,目前唯一确定的物种是棱齿龙。棱齿龙科演化树因为缺乏研究而显得复杂。
橡树龙属又名磔齿龙、槲龙及树龙,其拉丁语学名意为“橡树蜥蜴”,因其颊齿形状类似橡树而得名。橡树龙是种生活在侏罗纪的恐龙,约1亿5000万年前。橡树龙原先属于鸟脚亚目的棱齿龙类,现在被归类于禽龙类
橡树龙属又名磔齿龙、槲龙及树龙,其拉丁语学名意为“橡树蜥蜴”,因其颊齿形状类似橡树而得名。橡树龙是种生活在侏罗纪的恐龙,约1亿5000万年前。橡树龙原先属于鸟脚亚目的棱齿龙类,现在被归类于禽龙类
直拇指龙类禽龙类的一个演化支,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的各大陆。这个演化支包含:弯龙、禽龙、豪勇龙、鸭嘴龙科。直拇指龙类是群大型植食性恐龙,某些物种可生长至15米,接近某些大型兽脚类恐龙,例如山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