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爪龙 编辑
细爪龙是一伤齿龙科兽脚类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恐龙公园层、可能还有双麦迪逊层。本属经历过极复杂的研究历史。模式种兼唯一种不等细爪龙于1932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根据来自恐龙公园层的一只脚、手部碎片以及一些尾椎的标本而描述、命名。1969年戴尔·罗素描述了来自同地点更完整的细爪龙骨骼,并为日后著名的还原比例模型及虚构的恐龙后代――恐人奠定了科学基础。1980年代对脚部和脑壳的研究使得细爪龙广为人知。1987年菲力·柯里将其重新归类至原本依照可疑零碎标本而建立的伤齿龙属,其后很长一段时间细爪龙都普遍被视为伤齿龙的异名。直到2017年伊凡斯等人的研究才又将两者分开,细爪龙恢复为独立的属,而伤齿龙则沦为疑名。同年柯里等人的研究亦同意此观点。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虚骨龙科是群小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该分类在过去是个复系群分类。许多年来,任何没有分类的小型侏罗纪与白垩纪兽脚亚目恐龙,都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使得虚骨龙科有许多彼此没有关系的属。过去曾被错误分类于虚骨龙科的恐龙包括:伤齿龙科的细爪龙、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福左轻鳄龙、偷蛋龙科的小猎龙。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例如:嗜鸟龙、原角鼻龙、以及棒爪龙,过去曾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与虚骨龙、以及其他虚骨龙类的科,共同形成一个演化支。
潜猎龙是伤齿龙科伤齿龙亚科的一属兽脚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世坎潘阶的北美洲。正模标本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立恐龙公园的恐龙公园层,曾先后被归为细爪龙与伤齿龙,2017年建立为独立属,模式种兼唯一种为麦氏潜猎龙。潜猎龙为迄今发现最大型的伤齿龙类,估计全长可达3.5米。
虚骨龙科是群小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该分类在过去是个复系群分类。许多年来,任何没有分类的小型侏罗纪与白垩纪兽脚亚目恐龙,都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使得虚骨龙科有许多彼此没有关系的属。过去曾被错误分类于虚骨龙科的恐龙包括:伤齿龙科的细爪龙、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福左轻鳄龙、偷蛋龙科的小猎龙。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例如:嗜鸟龙、原角鼻龙、以及棒爪龙,过去曾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与虚骨龙、以及其他虚骨龙类的科,共同形成一个演化支。
潜猎龙是伤齿龙科伤齿龙亚科的一属兽脚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世坎潘阶的北美洲。正模标本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立恐龙公园的恐龙公园层,曾先后被归为细爪龙与伤齿龙,2017年建立为独立属,模式种兼唯一种为麦氏潜猎龙。潜猎龙为迄今发现最大型的伤齿龙类,估计全长可达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