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 编辑
聚落,为人民聚居的地方,约分为“都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1
相关
集镇,多指镇的行政中心或乡村商业聚落。特点为房屋建筑密度大,居住集中,居民多以商业贸易为职业。“集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商业辐射能力,属于农产品的集散地和贸易的集中区。
村镇,汉语中指介于乡村和集镇之间的一种聚落,通常是农村社区中居民建筑集中和成片分布地区,具备一定的商业基础,居住人口相对农村一般地区密度大。
市区,又称城区,是指和周边地区相较之下,有着人口密度较高、人类活动特征较发达的区域。在行政划分上,市区可能是市、镇,或是由多个行政区域结合的集合城市。通常来说,村、镇等小型聚落不会被定义为市区。
沟湾遗址全称“淅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原名“下集遗址”, 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张营村沟湾组东面,淅水东岸的二级台地上, 西距淅水约800米,四周环山,处于小盆地之中,该遗址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也是汉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环壕聚落”特征的史前遗址, 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
并入选200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廖本全,台湾学者与社会运动人士、曾任绿党第十七届中央执行委员,现为国立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农村阵线理事、长期为弱势团体与社会正义发声,关注国土规划、土地政策、环境保护、农村等议题。他是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都市计划研究所硕士、国立台北大学都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其教学研究专长为聚落、乡土空间分析与文化研究;都市、区域、国土政策与理论;土地政策与土地伦理;台湾环境运动等。
台北城是台湾在台湾清治时期后期于台北大稻埕与艋舺两地之间所构筑、面积达1.4平方公里的城郭,因为是台北府所在,又称为台北府城,是清朝在台湾最晚兴建的城池。城墙周长1506丈,为当时福建省第十二大城,小于泉州、福州、台湾、建宁、邵武、漳州、延平等府城以及建阳、浦城、漳浦、将乐等县城。台湾建省后,台湾巡抚衙门、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等两大行政机关皆设于此。有别于台北城外的已开发聚落,城墙内的街区被称为“台北城内”或“城中”,是台北三市街之一;此称呼也沿用至今,台北市的“台北市次分区列表”与昔日的城中区即以此取名。
总站是公共汽车、铁路列车等大众运输路线长时间停留的车站,或是指都市、城镇等聚落的大众运输系统之交通枢纽,通常位于路线的起讫点、或沿线重要聚落及市街。如为交通线路的起讫站,则又称为始发站/起点站或终点站。包含有巴士总站、铁路总站、地铁总站。
行政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体系中,最小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单位,其管理机构为“村民委员会”。其首长是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俗称“村长”。1998年中国正式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重申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避免与地理概念的村庄、聚落和自然村落的混淆,具有地方政治含义的村民委员会的辖区范围,常以“行政村”之名作为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