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 编辑
台北城是台湾台湾清治时期后期于台北大稻埕艋舺两地之间所构筑、面积达1.4平方公里的城郭,因为是台北府所在,又称为台北府城,是清朝在台湾最晚兴建的城池。城墙周长1506丈,为当时福建省第十二大城,小于泉州、福州、台湾、建宁、邵武、漳州、延平等府城以及建阳、浦城、漳浦、将乐等县城。台湾建省后,台湾巡抚衙门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等两大行政机关皆设于此。有别于台北城外的已开发聚落,城墙内的街区被称为“台北城内”或“城中”,是台北三市街之一;此称呼也沿用至今,台北市的“台北市次分区列表”与昔日的城中区即以此取名。
2
相关
新荣町为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旧町名,共分一~三丁目,位于台北城台北府城南门外龙匣口地区的旭町之南。台湾战后时期划入古亭区,今台北市中正区林森南路、罗斯福路一段、爱国东路、宁波东街、金华街之一部分。
旭町为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之行政区,位于台北城台北府城南门外龙匣口地区东北角,三板桥东门町之南。旭町多位于城市东方,有旭日东升之意。台湾战后时期划入古亭区,今台北市中正区信义路一段、中山南路、林森南路、杭州南路一段、爱国东路之一部均在町内。辖域约当今中正纪念堂暨台湾民主纪念园区。
台湾省城是清朝时台湾建省后,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预定设在彰化县桥仔头的省城,负责管理台湾的中路,亦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台湾府的府治所在,也是台湾县的县治所在。但在邵友濂接任巡抚后令省城停工,并将省会正式移到台北城,于是此城之后仅为新的台湾府城,且直到乙未战争时仍处于未完工状态。台湾日治时期在1903年进行市区改正后省城建物几乎全毁,仅留下台湾省城大北门的城楼以及台湾省城儒考棚。
台北府城北门,正式名称为承恩门、或迳称为北门,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台湾清治时期城门建筑,为台北城的正门。坐落于现今台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与博爱路交叉口,落成于清光绪十年,为台北府城五大城门中唯一完整保持建城时代原貌者,是台湾新式城门的代表作,也是台北市区仅存不多的清代建筑之一。门外原建有瓮城,今已不存。现与台北府城其他城门共同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台北大天后宫,又称清代台北府城大天后宫,是台湾一座由台湾巡抚刘铭传等官员建立于台北城的妈祖庙。该庙后在1912年台湾前后因受台风严重毁损及市区改正等缘故遭拆除,原址随后建立“故儿玉总督暨后藤民政长官纪念馆”,同时成为台北新公园的一部分。现在,其部分石造结构遗物仍散置于当地。
管元善,字凌云,清朝官员,籍贯大清江苏。管元善于1894年接替陈文𫘧,于大清福建台湾省担任台北府知府。台北府知府为光绪期间之重要地方官员,辖宜兰县、基隆厅、淡水厅、新竹县,为驻守于台北城的北台湾地方父母官。
千岁町为台湾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市之行政区,共分一~三丁目,位于台北城台北府城南门外龙匣口地区的新荣町之南。台湾战后时期划入古亭区,今台北市中正区的罗斯福路二段、南海路、宁波东西街。
中正区是中华民国台北市的区之一,位于台北市西南侧,其涵盖台北城大部分区域,为台北市区较早开发的区域,也是台北都会区的核心,除了有台北著名旅游景点与地标的中正纪念堂、中华民国首都的博爱特区与中华民国政府多座落于该区,区内的台北车站为全台湾最大交通枢纽,确立其都心的特殊地位。
三线路,又称为三线道路,是指台湾台北在台湾日治时期初期兴建的4条市区道路,主要利用台北城城垣拆除后的空间,在城墙原址上改筑由安全岛分隔成3个分隔道的道路,因而得名。其分为东南西北四段,依序大致等同于今之中山南路、爱国西路、中华路、忠孝西路。
刘璈,表字凤翔,号兰洲,清朝湖南临湘人,清朝地方官员。为湘军左宗棠人马,因颇有战功,任台湾道道员。任内以“兴建台北城”与“西仔反之胜”最为著名。其后受政敌刘铭传参劾,谪死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