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 编辑
苯教,是波苯教的简称,又称本教、钵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是由西藏的原始萨满信仰演变而来的,也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宗教。其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据说苯教最高级的神是叶仙。苯教教徒头裹黑巾,因此被藏传佛教信众称为“黑教”。苯教徒认为“黑教”是具有敌意的称谓,因为在藏语中“黑教”一词有“邪教”的意思。
2
相关
夏尔扎·扎西坚赞是康区的一位苯教上师。他是一位苯教的大圆满大成就者。
普贤王如来,又称法身普贤、阿达尔玛佛,密宗无上瑜伽部的本初佛、原始佛、最高佛、法身佛,在藏传宁玛派与苯教之中为本尊极为盛行,也是时轮乘最高信仰佛。其他教派较少修持供奉。
鲁布寺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巴青县巴青乡的一座苯教寺院。
玉本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尼玛县甲谷乡吉松村,是一座苯教寺院。
普里吉语是巴尔蒂语的南部方言。巴尔蒂语是藏语支语言,分布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省巴尔蒂斯坦卡尔吉尔县。
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什叶派,也有努尔巴合什叶派和逊尼派;少数佛教和苯教教徒生活在Fokar河谷、Mulbekh、Wakha等地。和巴尔蒂语一样,他们说一种和巴尔蒂语和拉达克语关系密切的古藏语方言。普里吉语和巴尔蒂语关系更近,所以普里吉语和巴尔蒂语究竟是并列还是隶属存在争议。
梦瑜伽,是藏传密宗与苯教的一种修持方法。修行者在梦中保持清醒继续禅修,目标是体验到心的本性——佛性。为那洛六法之一,在宁玛派和噶举派各有传承。
鲁,或半音半意译鲁龙,是藏族文化中的龙神。在苯教传说中,鲁龙居住在五个方向的山林池泽中,其中有善类,带来丰收和幸福,也有恶类,带来疾疫和灾难;鲁龙是重要的水界神灵,传说作为天神之子的吐蕃王赞普,最初皆与龙女或神女婚配;佛教传入藏地后,鲁龙和印度文化中的那伽神龙等同起来。考古认为鲁龙文化的起源非常久远,可能是汉藏民族的共同信仰,在纳西、彝、傈僳等其他民族中都有流传,和汉地的龙文化也可能同源。
当惹雍错,又名唐古拉雍木错,是一个咸水湖,位于中国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冈底斯山脉中段北麓断陷盆地内。介于北纬30度45分~31度22分、东经86度23分~86度49分。湖面海拔4528米,长71.7公里,宽19.4公里,面积835.3平方公里,形状像一只长靴。当惹雍错是苯教徒心目中的神湖,湖东岸有苯教寺庙玉本寺和圣地穷宗山。
昌都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撒瓦脚乡阿拉学村,是藏地本土宗教苯教的大寺,故又称本波教昌都寺。绰斯甲土司的最高宗教官职郎松的衙门设在昌都寺,与位于金川县集沐乡南隅周山村的土司官寨分庭抗礼。
敦巴辛饶·米沃,早期翻译为辛腊璞,亦翻译作辛饶·弥沃、辛饶·米沃且、辛饶·米沃切、辛绕、兴饶等;相传是统一西藏建立象雄王朝的首任君王,也有观点认为只是象雄王朝的一任王子。同时是一位宗教改革者,他将苯教改良为苯教,革新了原始苯教不少落后的礼俗,创建了较为统一的宗教世界观,因此受苯教徒尊奉为教主,通常苯教徒在他的名字前加上“祖师”表尊称。吐蕃王朝建立后,松赞干布将佛教引入藏地,苯教为求生存,引入大量佛教教义,并将原有的宗教仪轨、装束、神祇、法器、供品、艺术作品、象征符号等全方面模仿藏传佛教并篡改佛教教义,形成了如今的宗教体系,此后苯教徒为辛饶米沃冠以“佛”、“如来”的称号,称“辛饶米沃佛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