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国,表字子国,孔子家族成员,西汉鲁国曲阜人,习通经学与董仲舒齐名。学识渊博,《史记》作者司马迁研究《尧典》、《禹贡》等篇时也曾请教于他,后世尊其为先儒。卒年约六十。
天人感应学说是中国汉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学理论,成为当时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的一个依据,同时也是儒生集团制衡君主的一个思想工具。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公孙弘,表字季,菑川国薛县人。西汉大臣,武帝时曾担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平津侯。汉武帝罢黜百家,杜塞言路,虽然首倡儒术为董仲舒,而公孙弘作为丞相对后世负有很大责任。
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等八人,道教传说他们均在蜀中得道成仙。东晋谯秀的《蜀记》一书中称他们为“蜀之八仙”。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村民大都姓董姓,自称是董仲舒的后裔,实际可考的开基祖是董合。南唐升元年间建村,原属吉州永丰县,南宋时改由乐安县辖。
胶西于王刘端,汉景帝之子,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封胶西王。史载刘端“为人贼戾,又阳痿,一近妇人,病数月,有所爱幸少年,以为郎。郎与后宫乱,端禽灭之,及杀其子女”,数次杀害二千石官吏。公孙弘因为嫉妒董仲舒,推荐董仲舒任胶西国相。刘端因董仲舒是大儒,善待他,董仲舒担心时间长了自己获罪,四年后因病去职。
江公,《史记》作江生,西汉学者,瑕丘人,申公传授给他《谷梁春秋》、《诗经》。汉武帝时,与董仲舒并称,因为口吃,所以议论不如董仲舒,于是《公羊传》盛行、《谷梁春秋》衰微。他授徒荣广、皓星公。
独尊儒术,全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列为统治思想并压制其他思想流派。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易白沙1916年发表的文章《孔子评议》。
董仲舒墓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墓葬,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和平门内下马陵。董仲舒墓占地约4.5亩,现存圆丘形封土,底径6米,高2.5米,墓前立墓碑一通,墓后数米是一座六角凉亭,并有近代建祠堂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