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褶 编辑
蕈褶,又称菌褶,是有些担子菌门真菌子实体的菌盖内侧的脊状突起,多条脊状突起以蕈柄为中心,一般形成放射状的排列。蕈褶表面有子实层,是担孢子产生之处,子实层下方则是子实下层与菌髓。蕈褶是辨认伞菌目物种的重要依据。
1
相关
红菇属属于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红菇目红菇科,最早于1796年由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描述发表。红菇属由780余种菌根真菌组成,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是红菇目中最大的一个属,其下物种多半较大、常见且色彩鲜明,是真菌学与真菌收集者最容易辨认的属之一。其特征包括孢子印的颜色为白至深黄色,脆弱、离生的白色蕈褶,且蕈柄上没有内菌幕与外菌幕的痕迹。乳菇属物种的特征与本属相似,但其蕈褶破裂时会释放乳状的乳胶。
小包脚菇属是光柄菇科的一个属,其下有约50种物种,多生长于草原、树林的土壤中,有至少一种物种寄生于其他蕈类。本属物种的子实体多缺乏蕈环,具有类似鹅膏菌属的蕈托,蕈褶中菌髓发育型态为逆向菌髓,担孢子表面平滑、梅泽试剂检验结果为阴性,孢子印则多为深粉红色。有些物种外形与鹅膏菌属的类群相当类似,但后者多具有蕈环,且孢子印呈白色。
红菇属属于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红菇目红菇科,最早于1796年由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描述发表。红菇属由780余种菌根真菌组成,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是红菇目中最大的一个属,其下物种多半较大、常见且色彩鲜明,是真菌学与真菌收集者最容易辨认的属之一。其特征包括孢子印的颜色为白至深黄色,脆弱、离生的白色蕈褶,且蕈柄上没有内菌幕与外菌幕的痕迹。乳菇属物种的特征与本属相似,但其蕈褶破裂时会释放乳状的乳胶。
网褶菌科,又称桩菇科,是担子菌门牛肝菌目的一个科,有别于典型牛肝菌目物种,本科物种具有蕈褶。网褶菌科最早于1902年由法国真菌学家René Maire命名,认为本科介于伞菌与牛肝菌之间,但其命名不被认定为有效名称,1907年定义本科的荷兰植物学家Johannes Paulus Lotsy才被认为是本科的命名者。截至2008年,本科包含9个属,共78个物种。本科物种的子实体为肉质,有些物种具有蕈柄,有些则无,蕈褶常有分叉,且易与蕈伞分离。分子证据显示牛肝菌目中,网褶菌科与牛肝菌科为姊妹群。
香菇属,是伞菌目小皮伞科的一属,于1909年由美国真菌学家富兰克林·萨姆纳·厄尔描述发表,其模式种为生长在新热带界的卷木菇。本属的子实体常成群出现在树木上,蕈伞直径2-25公分不等,颜色深浅各异,蕈褶为白色,担孢子多无色、平滑、且梅泽试剂检验结果为阴性。被大量栽培食用的香菇即为本属的物种之一。
铆钉菇科是担子菌门牛肝菌目的一个科,其下有四个属,其中囊铆钉菇属与铆钉腹菌属为单型,故本科大致可分为色钉菇属和铆钉菇属两大类群。有别于典型牛肝菌,本科类群中除了铆钉腹菌属为腹菌外,均为伞菌,产孢的子实层位于蕈褶上,而非子实体上的孔状构造。钉菇属的学名与俗名均与本科相似,但与本科并无关联。
香菇属,是伞菌目小皮伞科的一属,于1909年由美国真菌学家富兰克林·萨姆纳·厄尔描述发表,其模式种为生长在新热带界的卷木菇。本属的子实体常成群出现在树木上,蕈伞直径2-25公分不等,颜色深浅各异,蕈褶为白色,担孢子多无色、平滑、且梅泽试剂检验结果为阴性。被大量栽培食用的香菇即为本属的物种之一。
铆钉菇科是担子菌门牛肝菌目的一个科,其下有四个属,其中囊铆钉菇属与铆钉腹菌属为单型,故本科大致可分为色钉菇属和铆钉菇属两大类群。有别于典型牛肝菌,本科类群中除了铆钉腹菌属为腹菌外,均为伞菌,产孢的子实层位于蕈褶上,而非子实体上的孔状构造。钉菇属的学名与俗名均与本科相似,但与本科并无关联。
脂小菇属是小菇科的一个属,其下包含至少八种物种,分布于北美、欧洲与东亚,其中日本脂小菇可以发出萤光。本属菇类大小较小,颜色为白色至棕黄色,在腐烂的树叶、树枝与树干等基质上行腐生生长。本属与小菇属、小皮伞属与半小菇属的外形十分相似,特征为梅泽试剂检验的结果孢子含有类淀粉蛋白、但子实体组织则很少呈似糊精反应,且蕈褶中的囊状体与蕈柄均含有许多油脂。
网褶菌科,又称桩菇科,是担子菌门牛肝菌目的一个科,有别于典型牛肝菌目物种,本科物种具有蕈褶。网褶菌科最早于1902年由法国真菌学家René Maire命名,认为本科介于伞菌与牛肝菌之间,但其命名不被认定为有效名称,1907年定义本科的荷兰植物学家Johannes Paulus Lotsy才被认为是本科的命名者。截至2008年,本科包含9个属,共78个物种。本科物种的子实体为肉质,有些物种具有蕈柄,有些则无,蕈褶常有分叉,且易与蕈伞分离。分子证据显示牛肝菌目中,网褶菌科与牛肝菌科为姊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