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冰 编辑
詹冰,本名詹益川,早期曾使用绿炎作为笔名。苗栗县卓兰镇人。除了会写诗,还创作小说、散文、歌词和戏剧。为台湾跨越语言的一代”的现代诗人,为笠诗社创办人之一,著有诗集《绿血球》、《实验室》、《詹冰诗选集》等。
2
相关
银铃会,台湾的民间文艺团体,该会创于1943年,由张彦勋跟台中一中那些爱好文学的同班同学发起。该会原本只有台湾人,国府接收台湾以后,陆续有几位从中国大陆来的人加入。成员有张彦勋、詹冰、林亨泰、锦连、萧翔文、詹明星、朱实、子潜、埔金、有义、春秋、松翠、残屏、籁亮、鸿飞、陈素吟等。银铃会持续到1949年,1949年4月6日“四六事件”爆发,台湾情势趋于紧张。同年5月20日,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陈诚发布“全省戒严令”,“银铃会”被迫解散。
跨越语言的一代,源于1967年,诗人林亨泰为向来自日本之高桥久晴说明与自己同属银铃会的诗人所创。根据其于《跨越语言一代的诗人们—从“银铃会”谈起》的界定,指的是1920年前后出生的作家们,受过完整日本教育,并以流利的日文创作。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并交出台湾的统治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后的去日本化政策与国语运动,令前述约20多岁的作家们被迫跨越语言,舍弃过去所使用之日语,重新学习以中文创作,故得称。同属本代的诗人包含林亨泰、桓夫、詹冰、张彦勋、巫永福、杜潘芳格、陈秀喜、黄腾辉、李笃恭、叶笛、何瑞雄、罗浪及黄灵芝等。
笠诗社是台湾的一个现代诗诗社,成立于1964年6月,由注重台湾现实状况的一群现代诗人:白萩、陈千武、杜国清、赵天仪、林亨泰、李魁贤、王羡阳、詹冰、锦连、吴瀛涛、黄荷生、古贝、薛柏谷等在《台湾文艺》创刊两个月后创办《笠诗刊》,前后网罗了台湾中坚及年轻一代的诗人,诗人逐渐摆脱1950年代现代诗社所过分主张“横的移植”的西化现象,歌唱自己生存的大地及人民,使现代诗学回归本土。
笠诗社是台湾的一个现代诗诗社,成立于1964年6月,由注重台湾现实状况的一群现代诗人:白萩、陈千武、杜国清、赵天仪、林亨泰、李魁贤、王羡阳、詹冰、锦连、吴瀛涛、黄荷生、古贝、薛柏谷等在《台湾文艺》创刊两个月后创办《笠诗刊》,前后网罗了台湾中坚及年轻一代的诗人,诗人逐渐摆脱1950年代现代诗社所过分主张“横的移植”的西化现象,歌唱自己生存的大地及人民,使现代诗学回归本土。
台湾文艺:吴浊流在1964年4月1日独资创办这份刊物。当初为了刊物名称“台湾文艺”这四个字,他曾遭到情治单位约谈,被要求使用其他的名称,尤其是使用“中国”开头的名称。然而,吴浊流个性刚硬不为所动,坚持使用“台湾文艺”作为杂志名称,认为:“我们要推动的是台湾本土文艺,若非冠有‘台湾’二字即失去办杂志的意义。” 。当时一些台湾作家,如钟肇政、廖清秀、郑清文、赵天仪等人曾经协助这份刊物的编辑。《台湾文艺》原本是月刊,不过第五期后就改为季刊。杂志社不采取同仁制,欢迎各方来稿。不论是龙瑛宗、吴新荣、王诗琅、黄得时等日治时期台湾作家,还是钟肇政、李乔、詹冰、七等生、黄春明等后起作家都有。此外,在《台湾文艺》早期—也就是统独意识型态还没激烈冲突之前,一些外省作家,如:文晓村、两峰、冯放民、寒爵,曾在《台湾文艺》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