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体探测器是利用电离辐射在某些物质中产生的闪光来进行探测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电离辐射探测器之一。辐射引起物质发光的现象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和利用:早在1903年,威廉·克鲁克斯就发明了由硫化锌荧光材料制成的闪烁镜并用其观察镭衰变放出的辐射;卢瑟福在其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实验中也曾使用硫化锌荧光屏观测Α粒子。不过,由于传统荧光材料在使用上很不方便,闪烁探测器一直没有大的进展。1947年Coltman和Marshall成功利用光电倍增管测量了辐射在闪烁体内产生的微弱荧光光子,这标志着现代闪烁体探测器的发端。之后随着光电倍增管等微光探测器件的应用和相关技术的进步,闪烁体探测器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各种新型闪烁体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具有探测效率高、分辨时间短、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等特点,闪烁体探测器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已超过气体探测器,并为Γ射线谱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碱土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2族的六个金属元素:铍、镁、钙、锶、钡、镭,其中镭具有放射性。
氚管,又称氚灯、β灯,是一种利用氢的同位素氚的放射性制造的发光装置,其主要结构是在一个密闭玻璃管中充入氚气,由氚在Β衰变时释放出的电子射中涂在玻璃管内部的荧光粉,发出荧光。这个过程被称为辐射发光。氚管的发光不需要从外界接受电能,因此常常应用在警示装置和手表上。近年来,类似于氚管的发光装置已经取代了传统利用镭等有强烈放射性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制造的光源。
皮埃尔·居里,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伽玛射线是原子放射性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在0.01奈米以下,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因此也可以作医疗之用。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保罗·维拉尔发现,他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射线、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1913年,γ射线被证实为是电磁波,波长短于0.2 埃,本质上和X射线是同一射线,只是γ射线与X射线的来源不同而已。
锕系元素是第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放射性元素的统称。锕系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的镭与𬬻之间,位于镧系元素下方,但通常为了避免周期表横向过于冗长影响观看,而将镧系和锕系元素移至周期表下方独立列出。锕系元素也属于过渡元素,只是锕系元素的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构型基本相同,新增加的电子则大都填入从外侧数第三个电子层中,所以锕系元素又可以称为5f系,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f区。为了区别于周期表中的d区过渡元素,故又将锕系元素及镧系元素合称为内过渡元素。由于锕系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可以和镧系元素统称为f区金属。锕系元素用符号An表示。
稀有元素是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且人类应用较少的元素总称。稀有元素常用来制造特种金属材料,如特种钢、合金等,在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属于关键性材料。常用的稀有金属有锂、钛、镭等。
贝克勒尔,简称贝克 。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用于衡量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源的计量单位。贝克勒尔的国际单位制量纲为[s],同频率单位赫兹相同,但意义完全不一样。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种,若每秒有一个原子放射性衰变,其放射性活度即为1贝克,例如,一克的镭-226放射性活度有3.7×10Bq。这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值,因此常用千贝克甚至百万贝克来表示。
放射性射线对人体具有危害,毫无防护下长期接触放射物质,会使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加丹加省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的一个省,首府卢本巴希。根据新宪法,该省已于2009年2月被4个较小的省份坦噶尼喀省、上洛马米省、卢阿拉巴省、上加丹加省取代。1960年至1961年期间,该省曾在莫伊兹·冲伯的领导下展开过加丹加国,并最终以失败告终。在1971至1997年间,它的官方名称是沙巴省。加丹加省面积为518,000平方公里,比原宗主国比利时大16倍。加丹加高原上的居民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省的东部则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钴、铜、锡、镭、铀和钻石。
皮埃尔·居里,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