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编辑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南昌府义宁州人,同光体江西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江西诗派传统的最后一位宗师。出身世家,当年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江楚三公子”;又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但戊戌政变后,颇思避祸全身,甚少参与政治,自谓“神州袖手人”。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陈师曾,名衡恪,字师曾,以字行,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江西省南昌府义宁州人,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中国画画家,陈三立长子,陈寅恪长兄。梁启超称他为“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
一说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礼部侍郎徐致靖之子徐仁铸、两广总督陶模之子陶葆廉。
谭延闿,幼名宝璐,表字组庵,或作祖庵、组安、祖安,别号无畏,斋号切斋,湖南茶陵人,中华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亦长于近体诗、书法、射击运动,绰号“谭三法”,当年与陈三立、谭复生并称“湖湘三公子”。“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
谭嗣同,表字复生,号壮飞,斋名莽苍苍斋,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人,出身世家,与陈三立、谭延闿并称“湖湘三公子”。清朝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及戊戌六君子之一。
祇洹精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佛教教育机构。1895年,杨文会开始筹划创办佛教学校,几经周折,至1908年,在陈三立、沈曾植等人的赞助下,南京祇洹精舍才在金陵刻经处开学。学校延请谛闲法师讲天台宗经典,苏曼殊教英文,李晓暾讲国文,杨仁山居士亲自讲《大乘起信论》。祇洹精舍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提倡在导师的指点下自学。两年之后,由于经费缺乏,精舍停办。祇洹精舍虽办学短暂,但它为现代佛教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方向,对近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自祇洹精舍的著名学生,包括太虚法师、欧阳竟无、梅光羲等。到1914年,欧阳竟无又在金陵刻经处成立佛学研究部,1918年在佛学研究部基础上筹备支那内学院,1922年开学。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
谭嗣同,表字复生,号壮飞,斋名莽苍苍斋,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人,出身世家,与陈三立、谭延闿并称“湖湘三公子”。清朝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及戊戌六君子之一。
王树枏,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直隶新城县人。时人将其与陈三立以“南陈北王”并称。
谭延闿,幼名宝璐,表字组庵,或作祖庵、组安、祖安,别号无畏,斋号切斋,湖南茶陵人,中华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亦长于近体诗、书法、射击运动,绰号“谭三法”,当年与陈三立、谭复生并称“湖湘三公子”。“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
谭延闿,幼名宝璐,表字组庵,或作祖庵、组安、祖安,别号无畏,斋号切斋,湖南茶陵人,中华民国初年政治人物,曾任湖南都督,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亦长于近体诗、书法、射击运动,绰号“谭三法”,当年与陈三立、谭复生并称“湖湘三公子”。“国民党四大书法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