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陵中国五代十国后唐的奠基人晋王李克用陵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该陵墓于金朝天眷年间被柏林寺和尚盗掘,以后元朝、明朝、清朝又多次被盗。1975年平整土地时,封土被毁。1985年发掘。墓室为圆角方形,石券穹隆顶。直径9.7米,壁饰彩绘石雕门窗,底砌须弥座棺床。出土有墓志铭和部分遗物,地面尚存石羊两件和“晋王李克用墓”石碑一通。
护法寺塔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望里镇护法寺村,在护法寺桥旁。塔建于北宋,青砖砌造,六角单檐,仿木构楼阁式,高约4.2米,其基座雕饰水云纹,上置须弥座二层,一层束腰雕饰仍有唐代风格。塔身呈瓜楞形,正面辟壸门。顶置圆盘,周饰垂幔。青砖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檐下设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筒瓦攒尖顶。
龙兴观道德经幢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内,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唐代道德经幢,1996年11月20日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幢通高约6米,八角柱形。幢顶为八角形屋顶,下接仰莲座。仰莲座下的幢身刻有“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唐玄宗注”十八个大字、唐玄宗敕文、道德经和玄宗注,传言这些文字出自唐代书家苏灵芝之手。幢身下为仰莲座和须弥座。学者认为这座经幢造型古朴典雅,书法刚劲而不失飘逸,既是校释《道德经》的重要资料,也是唐代书法艺术的珍品。此前,此经幢曾以易县道德经幢为名入选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北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因早年朝阳城内有3座塔,该塔位置最北而得名。该塔在史料中缺少明文记载,在1984年至1992年的大规模维修中,考古队员在施工中发现了朝阳北塔下方的十六国时期、北魏、隋代、唐代和辽代的夯土塔基,并最终结合史料和其他考古后发现现存塔为唐代所建,并于辽代重修。因其下方的塔基跨越5个时代,该塔也被誉为“五世同堂塔”或“五世同体塔”。该塔为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42.6米,由下至上依次由台基、须弥座、塔身、密檐和塔刹部分组成。塔身面南开有塔门,通过塔门可进入塔心室。塔心室最高处可达27米,的正下方有一座地宫,正上方则有一座天宫,天宫内于1988年出土了2枚释迦牟尼舍利。1988年,朝阳北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束腰,中国传统建筑术语,来自须弥座。亦传播到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
龙兴观道德经幢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内,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唐代道德经幢,1996年11月20日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幢通高约6米,八角柱形。幢顶为八角形屋顶,下接仰莲座。仰莲座下的幢身刻有“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唐玄宗注”十八个大字、唐玄宗敕文、道德经和玄宗注,传言这些文字出自唐代书家苏灵芝之手。幢身下为仰莲座和须弥座。学者认为这座经幢造型古朴典雅,书法刚劲而不失飘逸,既是校释《道德经》的重要资料,也是唐代书法艺术的珍品。此前,此经幢曾以易县道德经幢为名入选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澜塔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海宁市黄湾镇闸口村塔山塘、塔山坝西端,南、西、北三面临钱塘江。该塔为小型仿木结构楼阁式实心石塔,传始建于元代致和年间,原为六面九层,现塔顶已缺失,尚存基座和五层塔身,残高4.596米。塔基为素面须弥座,塔身份为正身和腰檐,正身隐刻有券门,第二层的西北、西面镌有“民国四年四月毂旦”、“永庆安澜”铭文。现状为2013年8月全面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