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香港正由发展中国家蜕变为先进经济体。香港虽然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于二十后期满的阴影下,面临香港前途问题。1960年代香港六六暴动和六七暴动为香港近代发展与转变之分水岭,冲击整个社会及殖民地管治系统,令港英政府更自觉需要面对种种社会矛盾,同时改变管治手段。同时,两次骚动冲击年青学生,发展出社团及运动,很快由保钓运动及其后出现之“认中”活动所吸纳。政府在香港经历1960年代两次暴乱后了解到需要令市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够安定,于是积极加强香港各方面的民生建设,在这十年间除了开发新市镇,实施十年建屋计划大量建造房屋,开通香港海底隧道及香港地铁外,同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提升香港市民的教育水平,还兴建葵涌货柜码头及发展金融业,强化香港的经济地位。此外,政府为根治香港长久以来积陋成习的贪污问题,成立了香港廉政公署,香港政府在1970年代的良政善治为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及航运中心打下基础。但是香港在这十年的发展曾经历波折,197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引发。1973年香港股灾,而经济环境亦受到石油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之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均属严重之社会经济问题。这都对香港正高速成长的经济造成不少打击。1970年代、又或者一般所称“麦理浩年代”,是殖民地政府回应来自民间之社会压力与自我完善之年代,同时也是香港经济迅速发展及扩展之时期。
修正早期系统是香港地铁第一条重型铁路路线,启用于1979年10月1日。修正早期系统分三阶段通车,共有15个车站,连接位于东九龙的观塘站及中西区的中环站,主要途径观塘、黄大仙及油尖旺等地区。至1982年4月26日,为配合地铁荃湾支线准备通车,修正早期系统正式拆分,观塘站至油麻地站段成为观塘线,而旺角站至中环站段则并入荃湾线,列车服务不再直通来往观塘站及中环站,而旺角站、油麻地站以及该年启用的太子站亦成为两线的转线站。
禾寮坑位于香港沙田区火炭北部,现时仍保存着很多乡村村屋。其北部的九肚山为沙田的豪宅区,其南部则为沙田最大型的工业区。由于这个地方的南部接近火炭工业区,因此在1960年代末期规划香港地铁时,建议的东九龙线的终点站就在此地,并与东铁线交汇,方便乘客转乘两铁,但东九龙线的计划最终并没有实现,而九广铁路计划增设的车站则南移至火炭站现址;原来拟建东九龙线地铁车厂用地,即是今天的港铁何东楼车厂。
油麻地,本名油蔴地,位于香港九龙半岛西部,行政上属于油尖旺区,其范围北至登打士街与旺角分界,南至西贡街接壤官涌,其东面为何文田及京士柏,南面的官涌一带因应香港地铁兴起而形成佐敦的地名,区内的广华医院亦是中华民国第12、13任总统马英九的出生地。
地利店是香港一家连锁式便利商店,透过特许经营方式经营。地利店曾是香港第三大便利商店,全盛时期拥有超过100家分店,网络分布于多个香港地铁沿线车站及九广铁路沿线车站、商场、公共屋邨及屋苑等。当时其竞争对手为7-Eleven及OK便利店。地利店2004年终结,并入7-Eleven.
大窝口站是一个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区大窝口国瑞路与青山公路-葵涌段之间国瑞路公园地底,属于港铁荃湾线的铁路车站,亦是前香港地铁系统中首个建设于新界区的地底车站。车站由日本青木建设及飞岛建设联营公司负责兴建,于1982年5月10日启用。大窝口站以深绿色和浅绿色为主要色调。
兰桂坊惨剧是香港最严重的人群踩踏事故,1993年1月1日于中环兰桂坊及德己立街发生,酿成21死63伤。事后香港总督彭定康委任香港首席按察司包致金独立调查事件,香港警务处在往后的大型节日庆祝地点均采取人群管制措施,香港地铁则于同年12月起每年新年前夕提供通宵服务,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港铁是香港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香港地铁及九广铁路在2007年12月2日合并而成。广义上,港铁系统包括由港铁公司营运的9条市区路线、机场快线、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轻铁及昂坪360,并涵盖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99座铁路车站、68座轻铁车站及2座缆车站。
荃湾站是一个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区荃湾西楼角路及大河道北之间,属于港铁荃湾线的铁路车站,也是荃湾线的北行终点站,于1982年5月10日启用。在两铁合并前是前香港地铁系统中最北端车站。
海事处总部大楼,又称船政厅大楼,是香港一幢已拆卸的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列表,原址位于干诺道102号。大楼建于1906年,作为海事处总部,并在1983年因兴建香港地铁港岛线上环站而拆卸。1987年,该地原址重建为维德广场,即现在的无限极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