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防将军 编辑
驻防将军由清朝首创,为武职从一品。清朝以八旗军队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与驻札大臣相似,原则上,任职者必须是旗人。且以满洲八旗的旗人武将为主。
1
相关
都统是中国古代武官名。十六国前秦始置。清代以后常置,在武职中秩品仅次于驻防将军。中华民国在北洋政府时期则沿用之。
清朝作为一个统治广阔领土和众多民族的王朝,以“因时顺地、变通斟酌”的思想来设计地方行政制度。对于满洲故地,设立驻防驻防将军分管,辅以郡县制;对于汉地,明朝遗留的两京十三省被改造为十八省;对于清代蒙古,原有的千户制、万户制等单位被重新组织为盟、旗;对于清代新疆,主要沿用和改造了原有的伯克制,并派遣驻扎大臣带兵坐镇;对于西藏,则基本保留原有的宗、谿卡等行政单位。
清朝作为一个统治广阔领土和众多民族的王朝,以“因时顺地、变通斟酌”的思想来设计地方行政制度。对于满洲故地,设立驻防驻防将军分管,辅以郡县制;对于汉地,明朝遗留的两京十三省被改造为十八省;对于清代蒙古,原有的千户制、万户制等单位被重新组织为盟、旗;对于清代新疆,主要沿用和改造了原有的伯克制,并派遣驻扎大臣带兵坐镇;对于西藏,则基本保留原有的宗、谿卡等行政单位。
荆州将军,清朝八旗14个驻防将军之一,全称镇守荆州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的正一品武官,下辖八旗兵共约5500人,是驻扎在湖广地区所有八旗兵丁及工匠的最高军政长官及管理相关旗务。按清制须由旗人出任该职位,官署设立在湖北省荆州府,被称为“荆州将军衙门”。
赛冲阿,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袭云骑尉世职,后封二等男爵。乾隆五十二年,派随将军福康安往剿台湾林爽文。赐号斐灵额巴图鲁。台湾平,列后三十功臣中,图形紫光阁。嘉庆十一年,为钦差大臣,赴台湾平蔡牵、朱𣸣。历西安驻防将军、吉林将军、成都将军。二十二年,召为正白旗汉军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寻授盛京将军。二十四年,复召为理藩院尚书。道光元年,出为西安将军。四年,召授内大臣、镶蓝旗蒙古都统,充总谙达。八年,卒。赠太子太师,谥襄勤。
西安将军,清朝八旗14个驻防将军之一,全称镇守西安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的正一品武官,下辖八旗兵约6500人,是驻扎在陕西省所有八旗兵丁及工匠的最高军政长官。按清制须由旗人出任该职位,官署设立在陕西首府西安府,被称为“西安将军衙门”。西安将军的职责在于习武备战,以应对清初以来对于西北用兵的需求,以及管理满城以内所有驻防旗人和眷属的一切日常生活。
都统是中国古代武官名。十六国前秦始置。清代以后常置,在武职中秩品仅次于驻防将军。中华民国在北洋政府时期则沿用之。
成都将军,清朝八旗14个驻防将军之一,全称镇守成都等处地方将军,为清朝的从一品武官,下辖八旗兵约2500人,是驻扎在四川省所有八旗兵丁及工匠的最高军政长官。按清制须由旗人出任该职位,官署设立在四川省首府成都府,被称为“成都将军衙门”,为清朝最后一处设置的驻防将军,为乾隆四十一年大小金川之役后特别设立。
福增额,字赞侯,号松严、别号酌雅斋,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娶怡亲王胤祥次女,封和硕额驸。历任总兵、都统、散秩大臣、驻防将军等。
驻大臣,满语称昂邦 ,也写作驻大臣、驻大臣,是清代驻扎于外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藩部地区军政长官的头衔。驻札大臣有驻防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职衔,皆为武职。将军、副将军为统辖一地之军政长官;参赞大臣、都统协助将军办事,“掌佐划机宜”,并管辖其下各路大臣;办事大臣管辖一城之军政事务,略同于专城副都统;领队大臣分管游牧部落事务。驻札大臣一般由满洲、蒙古人充任,也有汉人。清代官员初次被任命为驻札大臣时,多以正二品副都统衔上任,级别大致相当于内地的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