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战国) 编辑
魏国,自名为𫵾,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周威烈王册封为、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田齐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城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秦灭六国之战,指中国战国时期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6年攻打赵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田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中国统一,属于国家统一诉求的一种,构建统一的华人国家,实现大一统的主张。这里的中国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然而对于中国的范围、统一的方式等,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见解。中国统一始于秦灭六国,秦国用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田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此后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也曾实现了中国统一。历史上中国政权的统一,多数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国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由于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国、赵、魏国、楚国、燕国、田齐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故也有“山东六国”之称。
三家分晋是指东周时代,韩国、赵国、魏国等氏族独立建国、致使晋解体。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天子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一般情况以本年作为战国元年。
中山王墓是中国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建立的国家。1974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平山县上三汲乡的南七汲村发掘一号、三号、四号、五号和六号等战国时期墓葬,也出土了为数庞大的车马坑与陪葬墓,并同时发现中山国的都城灵寿古城,发掘出的文物都具有北方民族文化特色,与战国晚期的赵国、魏国文物相近,但又出现许多反映游牧民族的帐幕构件、具有明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格的青铜饰品,在世界各国展出时造成不小轰动。
中国统一,属于国家统一诉求的一种,构建统一的华人国家,实现大一统的主张。这里的中国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然而对于中国的范围、统一的方式等,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见解。中国统一始于秦灭六国,秦国用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田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此后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也曾实现了中国统一。历史上中国政权的统一,多数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
大梁城,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战国时期魏国都城,魏惠王迁都至此。大梁为魏都凡一百三十八年,是其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吴起等名人都曾在大梁受教育或从事活动。
商朝是由商人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当时文字记载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信史时期。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关于商朝的传世文献主要包括成作年代有争议的《诗经·商颂》和《尚书·商书》,以及战国时期魏国的《竹书纪年》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商朝前期几经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信陵君,姬姓,魏氏,名无忌,中国战国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后世亦称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姬姓,魏氏,名无忌,中国战国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后世亦称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