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类 编辑
鸭嘴龙科是鸟脚亚目恐龙的一科,是一群在中生代中后期逐渐繁盛的草食性恐龙,包括著名的副栉龙青岛龙山东龙盔龙,化石发现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下白垩纪地层。它们是上侏罗纪至下白垩纪禽龙类的后代,但是前肢明显缩小、后肢变得肥大,并拥有更加巨大的体型,尾部上下明显更加宽大,嘴巴像现代的鸭子一样有特殊扁平构造,也是因此得名。
1
相关
似鸭龙是一属赖氏龙亚科的鸭嘴龙科恐龙,化石来自法国西南部奥克西塔尼大区上加龙省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奥萨斯泥灰层。模式种兼唯一种加龙似鸭龙于2013年由亚伯特·皮耶妥·马奎兹等人所叙述、命名。属名以法语的鸭子“canard”来象征它属于鸭嘴龙类;种名取自发现地。似鸭龙是存活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前夕的最后一群恐龙之一,生活在约6750万至6600万年前的伊比利-亚摩瑞坎群岛。
柱齿龙是种鸭嘴龙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科罗拉多州。模式种是C. arctatus,是在1874年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正式命名。因为化石非常破碎,目前的状态为疑名。
双芽龙属是种晚白垩纪的鸭嘴龙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蒙大拿州的茱蒂斯河组,只有一颗牙齿。属名意为“双重芽”,意指牙齿的两个齿根。在爱德华·德林克·科普的同一份研究中,他同时命名了独角龙 ,意为“单一的根部”,科普特地为它们取相对的名称。他认为双芽龙有两副牙齿,一副用来咀嚼,另一副则是备用牙齿;而独角龙咀嚼时只能用一副牙齿。在当时,科普认为独角龙、双芽龙都是鸭嘴龙类
戈壁鸭龙是种基础鸭嘴龙类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发现于蒙古的巴彦思楞组。身长7.5米。
戍卫龙是一属来自西班牙晚白垩世菲格罗拉组的鸭嘴龙类恐龙。模式种兼唯一种地狱门戍卫龙于2021年发表,标本是一块近乎完整的左齿骨。戍卫龙属于接近鸭嘴龙科的外类群,与同为欧洲的特提斯鸭嘴龙血缘相近,是已知年代最晚期的非鸭嘴龙科的鸭嘴龙超科之一。研究认为它们所生存的欧洲群岛,是鸭嘴龙类从亚洲发迹,然后迁徙至北美阿帕拉契亚过程中很重要的途径。
张衡龙是一属鸭嘴龙类恐龙。化石于2011年发现于中国河南省西峡县马家村组地层,年代可追溯至晚白垩纪桑托阶中期,约8500万年前。2014年命名发表了模式种兼唯一种阳城张衡龙,属名以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张衡为典故,种名意指东周的地名“阳城”。正模标本XMDFEC V0013包含部分头骨及下颌;副模标本XMDFEC V0014是缺乏头骨的部分颅后骨骼,包含五个背椎、肋骨、一个肩胛骨、右尺骨。根据一系列祖征来判断,张衡龙属于非鸭嘴龙科的鸭嘴龙类。建立成新属新种的依据包含两项自衍征与独特的特征组合。虽然张衡龙具有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的典型祖征,它同时还融合了一些在鸭嘴龙科才看到的衍化特征,以及介于鸭嘴龙科祖征与衍征之间的两种过渡型,因此认为张衡龙可能是种相对衍化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并与鸭嘴龙科近缘。
原栉龙属又名原蜥冠龙、原蜥嵴龙、原蜥冠鳄,意为“原始栉龙”,是因冠饰与较晚期的栉龙类似而得名。原栉龙是种鸭嘴龙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目前已经发现2个种与至少25个个体,包含头颅骨与骨骼,但化石整体仍不明确。原栉龙身长约9米,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与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坎潘阶,约7570万到7410万年前。原栉龙最显著的特征是由鼻骨形成的小型坚硬冠饰,在眼睛前方突出。
原栉龙属又名原蜥冠龙、原蜥嵴龙、原蜥冠鳄,意为“原始栉龙”,是因冠饰与较晚期的栉龙类似而得名。原栉龙是种鸭嘴龙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目前已经发现2个种与至少25个个体,包含头颅骨与骨骼,但化石整体仍不明确。原栉龙身长约9米,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与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坎潘阶,约7570万到7410万年前。原栉龙最显著的特征是由鼻骨形成的小型坚硬冠饰,在眼睛前方突出。
公婆泉龙属是鸭嘴龙超科恐龙的一属,全长约6米,属中型鸭嘴龙类。公婆泉龙生存于白垩纪中早期,化石发现于中国甘肃北部的酒泉市马鬃山镇,该地在地质学上位于公婆泉盆地内,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