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 编辑
黑洞是时空展现出极端强大的引力,以致于所有粒子、甚至这样的电磁辐射都不能逃逸的区域。广义相对论预测,足够紧密的质量可以扭曲时空,形成黑洞;不可能从该区域逃离的边界称为事件视界。虽然,事件视界对穿越它的物体的命运和情况有巨大影响,但对该地区的观测似乎未能探测到任何特征。在许多方面,黑洞就像一个理想的黑体,它不反光。此外,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预测,事件视界发出的霍金辐射,如同黑体辐射热辐射一样,可以用来测量与质量反比的温度。在恒星黑洞,这种温度往往在数十亿分之一热力学温标,因此基本上无法观测。
2
相关
W49B是在威斯特尔豪特49中的一个星云。这个星云可能是在大约1,000年前爆炸的一颗Ib和Ic超新星超新星的超新星残骸,它可能产生伽玛射线暴并留下一个黑洞的残骸。
致密星是白矮星、中子星、奇特星、黑洞等一类致密天体的总称,它们与正常星的主要区别是不再有核燃料进行聚变反应,热压力不足以与自身的引力保持平衡,因而塌缩成尺度非常小、密度非常大的天体。致密星通常是恒星演化末期的终结形态,恒星演化为何种致密星主要取决于恒星的质量。一般来说,质量在1倍至6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演化成白矮星,并伴随有质量损失,其外壳向外抛出,形成行星状星云。质量为3至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成中子星,更大质量的恒星则坍缩成黑洞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引力坍缩发生超新星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致密星之一。恒星在核心的氢、氦、碳等元素于核聚变反应中耗尽,并最终转变成铁元素后,便无法再从核聚变中获得能量。失去热辐射压力支撑的外围物质受重力牵引会急速向核心坠落,有可能导致外壳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向外爆发产生超新星爆炸,或者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恒星内部区域被压缩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中等质量黑洞是一种黑洞,其质量是




10

2




{\displaystyle 10^{2}}






10

6




{\displaystyle 10^{6}}

倍的太阳质量。它的质量超过恒星黑洞,但远小于超大质量黑洞的一种黑洞
X射线联星是一类发出明亮X射线辐射的联星,联星系统中有一颗为致密星,通常为中子星或黑洞。它们的典型光度在10-10尔格/秒之间,比太阳全波段的光度高3到5个数量级。X射线联星在靠近银心和银盘的方向分布比较集中,在球状星团中也有分布。
超大质量黑洞黑洞的一种,其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10

5




{\displaystyle 10^{5}}






10

9




{\displaystyle 10^{9}}

倍。现时一般相信,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
重力波背景是在侦测重力波上,可能侦测到的目标。侦测到重力波背景将会对早期宇宙的研究及高能物理有深远的影响。重力波背景即是由天体放出来的重力波会形成一个随机分布的背景。例如:一个质量够大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会塌陷而形成黑洞或中子星,以超新星爆炸来说,在其最终阶段会有一段快速的塌陷,而此时重力波理论上就会被释放出来。此外,在快速旋转的中子星中,其会受重力波驱使而有不稳定性。
暗能量星是一种假想的天体,是2005年乔治查·普林提出的理论,他认为黑洞并不存在,而目前发现类似黑洞的现象是暗能量星的作为,一般来说,黑洞是由巨大质量的天体塌缩而成的,而黑洞的中心有一个奇异点,任何东西到黑洞里都会到奇异点然后完全的毁灭,任何相关的资讯都会消失,但是量子力学不容许资讯凭空消失的行为。广义相对论中有提到,当一个东西到黑洞的视界时,相对它的时间就会停止,也就是说,对一个旁观者来说,任何掉进黑洞的物体都会停在在黑洞的视界,而量子力学也不容许时间停止的行为。在解决这两个物理佯谬时,科学家受到与此问题不相关的另一类物理现象的启发,那就是超导晶体越过量子临界点时,出现了一些怪异的行为,像是它们的电子自旋逐渐趋于缓慢,就像是时间停止一样,这跟物体到了黑洞的事件视界一样,而且没有触犯量子力学,而如果在恒星表面发生了这种现象,它将使时间慢下来而形成一种临界层,此表面的行为确实类似于黑洞的视界。根据乔治查·普林的理论当巨大质量的恒星坍塌时,会形成类似上述的临界层,而它的大小就决定于星体的质量,而星体的质量就会变成巨大的真空能量,乔治查·普林相信,在临界层的夸克会衰变成正电子和伽马射线,这也可以解释星系中心的强大的正电子和伽马射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