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闸位于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是大运河、江南运河规模最大的运河设施之一,作为古代连接长安和上塘河的重要枢纽和管理机构,也是宋时三大闸堰现今仍存有遗构的仅存实例,其中所用运河闸澳制为运河上首创。史料记载,长安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上塘河水极易流失,唐朝贞观年间,政府修筑义亭埭,蓄水防涝,兼以过船。北宋建隆年间,长安又设堰闸指挥,负责堰坝、闸门的管理和启闭。著名诗人范成大曾以“嵩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的诗句描绘了南宋时长安闸船只频繁过往的盛况,陆游的《入蜀记》中也有关于长安闸的记载。元军进驻临平后在长安镇设置税科务,并置驿站,随后大运河改道,三闸告废。元朝至正年间,知县张光祖将长安闸修成“旱则闭,水则开”的泄水闸。明崇祯时撤坝官,拔船过坝开始由堰坝边的脚夫经营,一直沿袭到新中国建立。随着水运的退化,长安闸坝的航运作用逐渐失去。
永津桥,又名中津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位于上津桥和下津桥之中,横跨上塘河,南连上塘街。现为单孔拱桥,宽15米,长30米,跨度23.8米。
临平湖,又名鼎湖、藕花洲,在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街道附近临平山东南,旧时为江南运河主要航道,即今临平上塘河所经处,为杭州已消亡湖泊之一。《三国志·吴志·嗣主传》记载,临平湖在汉末干涸,至天玺元年又恢复了水面,郡中故老称:“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北宋诗僧道潜曾有诗云:“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因而临平湖又名藕花洲。
临平山,坐落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街道,有“东来第一山”的雅称。山前古有临平湖,山因湖名,又因为唐代诗僧邱丹在此炼丹别称邱山。临平山位于临平区正中心,山体呈现锐三角形,锐角部分插入现有建成区并改建为临平公园,山体北临星光街,西接宝幢路,东南为临山路,南接东西向上塘河,山体占地面积达249.57公顷。临平山最高峰海拔217.46米,归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部队,主山脊线呈现东西向,南北向山脊与山谷交错丛生,坡度较大,森林植被茂盛,南侧旧有临平湖。现有景区春晖万象、紫气东来、城山怀古。2005年山上落有东来阁,共九层,高53.9米。
上津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枫桥路,横跨上塘河,与下津桥东西相对,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欢喜永宁桥,原名李王桥,是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和下城区之间的一座石拱桥。桥梁位于上塘河上,为一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桥长47米,宽6.5米,高7.5米,东西有45级台阶,栏板望柱刻有石狮,桥中心有莲花浮雕,两侧有桥联,其中一组为“北抵盐官庆安澜于海甸,南环省会瞻竟秀于湖山”。2000年,欢喜永宁桥被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以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为方便非机动车过桥,桥梁中间增设一条水泥道,引起争议。2017年7月6日,因为暴雨导致桥内填土吸水膨胀,欢喜永宁桥东北侧坍塌,修复中发现并还原了桥梁初建时的两只清代石狮。2018年7月17日,欢喜永宁桥完成修复并开放通行。
衣锦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街道,南北横跨上塘河,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部山脚,俗名半山桥,也作依锦桥,为多级台阶半圆形单孔石拱桥,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临平湖,又名鼎湖、藕花洲,在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平街道附近临平山东南,旧时为江南运河主要航道,即今临平上塘河所经处,为杭州已消亡湖泊之一。《三国志·吴志·嗣主传》记载,临平湖在汉末干涸,至天玺元年又恢复了水面,郡中故老称:“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北宋诗僧道潜曾有诗云:“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因而临平湖又名藕花洲。
欢喜永宁桥,原名李王桥,是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和下城区之间的一座石拱桥。桥梁位于上塘河上,为一座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桥长47米,宽6.5米,高7.5米,东西有45级台阶,栏板望柱刻有石狮,桥中心有莲花浮雕,两侧有桥联,其中一组为“北抵盐官庆安澜于海甸,南环省会瞻竟秀于湖山”。2000年,欢喜永宁桥被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以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为方便非机动车过桥,桥梁中间增设一条水泥道,引起争议。2017年7月6日,因为暴雨导致桥内填土吸水膨胀,欢喜永宁桥东北侧坍塌,修复中发现并还原了桥梁初建时的两只清代石狮。2018年7月17日,欢喜永宁桥完成修复并开放通行。
衣锦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半山街道,南北横跨上塘河,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部山脚,俗名半山桥,也作依锦桥,为多级台阶半圆形单孔石拱桥,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