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畿七道 编辑
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日本律令制下的行政区域制度,乃效仿唐朝行政区划的产物。五畿效仿唐朝京畿道都畿道的设置,是位于今近畿地方的五个令制国的统称,又称畿内。七道效仿唐朝贞观十道,按照从畿内通往全国的七条的走向,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区分地域的。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天武天皇在位时该制度正式确立。另外,1869年北海道成立,随之产生了“五畿八道”的说法。
3
相关
东海地方是日本日本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是本州中部临太平洋的一侧。名称来自于五畿七道中的东海道。
山阳地方是日本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本州濑户内海一侧。名称与五畿七道中的山阳道有关。
西海道五畿七道之一,九州岛以及周边各岛屿。后来琉球也被包括进来。
东山道是日本五畿七道之一,本州内陆一侧的东西方向横贯的地方、同时也是干线道路的名称。
山阴地方是日本的日本地理区划之一,泛指本州西部面向日本海一侧的地区,名称则来自于五畿七道中的山阴道。涵盖范围为鸟取县、岛根县以及山口县北部地区,但有时京都府日本海侧地区、冈山县北部和广岛县北部也会被列入。
南海道是日本五畿七道之一,所管辖地域包括纪伊半岛、淡路岛、四国岛以及附近的各岛屿。
令制国列表列出日本所有在《延喜式》中有记载的令制国,并附记根据1869年明治政府《太政官令》在北海道设置的11个令制国。根据《延喜式》,日本分为五畿七道,共有66个令制国及壹岐国、对马国两岛屿,合计68国。五畿是指近畿地方五国,而七道是指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阴道、山阳道、南海道、西海道。根据各国的人口多寡、经济强弱等因素,68国分为由高到低的四个等级,其中有13个大国、35个上国、11个中国、9个下国,另又根据到京都的距离,将近畿以外的各令制国分为近国、中国、远国。日本在大化改新前,曾存在国造管理的“国”以及县主管理的“县”并存的局面。全面采用令制国制是大化改新中日本向唐朝学习行政制度的产物。律令制时代,朝廷在每个令制国设置国司进行管理,国司所在地称为国厅、国府、国衙。朝廷对令制国的控制随律令制的衰落而逐渐崩溃,管理令制国的国守等职也随之成为无实权的虚职。但令制国的划分法一直沿用到明治时代。明治政府在明治维新初期曾对令制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令制国的存在随废藩置县而消亡,目前仅作为历史名词存在。
六十余州名所图会是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创作的版画浮世绘。创作于1853年至1856年之间。作品总括五畿七道六十八令制国以及江户城,共计六十九名所,合目录一页,全七十幅。
北陆地方其名称来自日本古代五畿七道中的“北陆道”,一般指日本本州中部地方临日本海沿岸的地方,包括福井县、石川县、富山县及新潟县。由于经济与文化的差异,有时北陆地方又不含新潟县,所以有前者“含新潟县的北陆地方”的“北陆4县”及后者的“北陆3县”的区分。
北陆地方其名称来自日本古代五畿七道中的“北陆道”,一般指日本本州中部地方临日本海沿岸的地方,包括福井县、石川县、富山县及新潟县。由于经济与文化的差异,有时北陆地方又不含新潟县,所以有前者“含新潟县的北陆地方”的“北陆4县”及后者的“北陆3县”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