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史 编辑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中国朝代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获历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记载逾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起传说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且统一使用分本纪列传纪传体编写。
1
相关
许盘清,男,江苏宜兴人,历史地理研究专家,三江学院历史与文化地图研究院教授兼院长,兼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地图研究工作,在中华文明前四史地图地名考证和南海岛礁地名考证方面,有多种论著。
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为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
《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为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
《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为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
《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为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
《史记》,最早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任职太史令的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为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刻三家注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