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 编辑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李雄分别建立前赵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四川省辽东,最远可达戈壁江淮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鲜卑羌族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十六国春秋》,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1
相关
后凉十六国时期氐人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
柔然,中国史书中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檀檀、皇芮,古代部落国家,由原始蒙古族游牧民族联合形成,使用柔然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先祖为东胡,中世纪原是附属于鲜卑拓跋部的一个民族。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蒙古高原和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突厥汗国自蒙古高原崛起后,柔然汗国灭亡,余部分裂为许多分支,其中一支融入室韦,因此柔然也是蒙古人祖先之一,一支西迁成为欧洲所说的阿瓦尔人,而柔然也是契丹人的祖先之一。
秦武元王乞伏归,陇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西秦开国君王,苑川王乞伏国仁弟。归在位初期曾受前秦官爵,并曾响应前秦号召领兵协助,但皇帝苻登败死后就逼逐继承的苻崇,后苻崇讨伐归时更败死,令前秦亡国,并乘机并吞其陇西土地,后称“秦王”,西秦故此得名。后归败给后秦,被逼投降南凉,最终向后秦归降,暂时亡国。但因后秦王姚兴将其放回原地,并将部众还给他,令其有机会复兴,最终趁后秦渐渐衰弱时复国,并进攻邻近的南凉、后秦、吐谷浑及其他胡人部落。乞伏归于412年被侄儿乞伏公府所杀,其太子乞伏炽磐讨平后继位。
秦王是指秦国或者十六国时前秦、后秦、西秦的君主。其它朝代也以秦王或秦国王作为封号。
凉懿武帝吕光,表字世明,天水郡古县人,氐族,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吕光初为前秦将领,屡立战功,前秦天王苻坚就派了他出兵西域。吕光降服西域,但当时前秦因淝水之战战败而国乱,回军时为凉州刺史梁熙所阻,吕光消灭了梁熙而入主凉州,遂在当地建立政权。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莫高镇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五胡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不仅包涵了古代中国以及西域的传统文化艺术,更因其壁画与彩塑艺术的宏富辉煌、内容的博大精深,得到了“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的美誉。
李歆,表字士业,小字桐椎,陇西郡狄道县人,十六国西凉公,为李暠世子。其第三子李重耳是李唐王朝皇室的直系祖先。
冀州,中国古代的州,前身为监察区冀州刺史部。早期辖境主要包括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十六国时期辖境伸缩频繁,南北朝时辖境逐渐缩小,北朝后期以后辖境仅限于今河北省衡水市一带。
北燕文成帝冯跋,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字文起,小名乞直伐,是胡化的汉族人,长乐信都人。
正定城是河北省正定县的标志之一,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北周、唐朝、北宋、金国、元朝、明朝、清朝各代均有不同规模修筑。现存城墙为明朝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