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 编辑
海平面是地球单一或多个表面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测量诸如海拔等高度。平均海平面是一种垂直基准,一个标准化的大地测量参考点。例如制图和航海中的海图基准面,或是航空中测量标准海平面的大气压力,以便校准飞机的飞行高度。一个常见且简单的意思,海平面标准是特定位置的平均低潮和平均高潮之间的中点。
2
相关
大陆架,又称陆架、陆或大陆,是大陆延伸至海洋中的平缓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或陆桥;在间冰期,大陆架则被上涨的海水淹没,成为浅平的海底。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为海平面上下垂直各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目前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的。
海拔,对应英语术语还可翻译为高度或深度,这个术语的定义基于了所用语境。作为一般性定义,高度就是一个点或物体与一个参考基准面之间通常在垂直或“向上”方向的距离测量。在“向下”方向的垂直距离测量一般称为深度。这个参考基准面通常是根据语境而变化的。这个术语最常用于一个位置距离海平面的高度,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为平均海拔;在地理学中,更偏好对此使用术语相对高度。
凯尔盖朗海台是个位于印度洋南部的已被淹没的陆地,也是南极洲板块的一个海底高原和大型火成岩区域。它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约3000公里,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大小约是日本的3.3倍。海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超过2200公里,位于深海。海台所产生的的凯尔盖朗热点,从约阿普第期冈瓦纳大陆解体后开始。有一小部分的海台凸出海平面,形成了凯尔盖朗群岛、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间歇性火山喷发继续使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不至于沉没。
半深海带由希腊语:衍生而来,这里也被称作午夜区。这一区域位于海平面下1,000至4,000之间,平均温度大约为4 °C。
半深海带的动物密度较低。阳光到达不了这一区域,这也就意味着这里不可能有初级生产,因此这里才被称作午夜区。由于这里缺乏光线,这里仅有蝰鱼属与皱鳃鲨有眼睛。许多种类的自游生物生活中半深海区域,如鱿鱼、大鲸鱼和章鱼;海星、海绵多孔动物门、腕足动物门、海胆也在这里很常见,但这个区域对于其它鱼类来说太难居住。因为这里很少会有有营养的食物,不易捕食,在这一区域中生活的鱼类便通过减缓新陈代谢来节省它们的能源。这里的鱼类没有天敌,因此它们有着无力的肌肉,柔软的皮肤与黏糊糊的身体。
海面地形,又称海洋动力地形,是指海平面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度。其起伏的程度在±1米之间,大致仅相当于大地水准面起伏的百分之一。产生海面地形的原因则有海浪、潮汐、洋流以及大气压等等。除海浪和潮汐作用外,其他影响海面地形的还有现象大多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变化,如大型的洋流系统及其带来的涡流和环状结构、厄尔尼诺现象、风暴响应等等。
平均海拔又称为海拔高度,是指以平均海平面高度作为高程基准面起测定的地面或空中高度,对地理测量,飞行控制,电台设定,气象研究都有决定性作用。
大地水准面是指地球重力场中,与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海平面相重合或最为接近的重力位。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在1828年提出。当时,高斯以“地球的数学表面”来指称与重力方向相垂直、且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几何表面,并提出将其作为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其后,高斯的学生利斯廷于1873年创造出了“Geoid”一词,用以描述高斯所提出的数学表面。
大陆架,又称陆架、陆或大陆,是大陆延伸至海洋中的平缓部分,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或陆桥;在间冰期,大陆架则被上涨的海水淹没,成为浅平的海底。
大磨刀是一个位于大屿山以北的小岛,跟小磨刀和匙羹洲合称为大小磨刀。大磨刀过去是“五福矿场”的所在地。五福矿场在1952年开始1952年香港,出产石墨,出产主要运往美国。在1950年代末,1950年代香港达3000至3500公吨,最深开采至海平面下90米,因此须使用抽水水泵。但因成本高,在1973年矿场1973年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