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穆制度一种起源于周代的宗法制度,祠堂、墓地中祖先的排列顺序。就是根据昭穆制度决定的,主要是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此外,昭穆的排列顺序还应用在古代向祖先祭祀行礼时子孙如何排列。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其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尚。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国国都临淄原称营丘,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被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爵,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为战国七雄之一,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田因齐正式称王,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甥是亲属称谓,指姐姐或妹妹的子女。男性称姊妹的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子女为姨甥/姨甥女。不过,中国周代时“甥”是指姑表亲。吴语区、晋语区及其他方言区也称女儿的子女为外甥、外甥女,相当于其他地区称呼的外孙、外孙女,不过这是由方言的谐音所导致的,本质来说不正确。
《周礼》又称《周官》,先秦典籍不见征引,全书的定型是在战国时期,从书名来看应该是记载周代官制的书籍,但内容却与周代官制不符,可能是理想中的政治制度与百官职守。相传为周公所作。
寸是东亚传统的长度单位。一尺为十寸,一寸为十分。于中国周代已经出现,后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在文学上常用作比喻短的事物。
月坛是中国古代举行夕月礼祭祀月的场所,又称“夕月坛”。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池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中华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
十二章,又称“十二文章”,是汉字文化圈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十二种纹饰,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到了周代正式确立,成为历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止。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十二章国徽也是依照十二章设计的。
内史原本为周代官名,秦代时延袭,并掌管治理京畿地区,后逐渐掌握地方行政,并软此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名。秦内史地位相当于西汉时的三辅,治所咸阳。汉初分置为京兆尹、河上郡、中地郡,至汉高帝九年合为内史。汉景帝二年分左、右内史。汉武帝时右内史改置京兆尹,左内史改置左冯翊、右扶风。
甥是亲属称谓,指姐姐或妹妹的子女。男性称姊妹的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子女为姨甥/姨甥女。不过,中国周代时“甥”是指姑表亲。吴语区、晋语区及其他方言区也称女儿的子女为外甥、外甥女,相当于其他地区称呼的外孙、外孙女,不过这是由方言的谐音所导致的,本质来说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