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京大学 编辑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京大学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学科在中国高校中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回归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13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周作人,原名櫆寿,表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男,浙江省绍兴府人,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鲁迅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孑民纪念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83号,是1947年国立北京大学为纪念蔡元培而建的纪念堂。
张歆海,英文名为 Chang Hsin-hai 、 H. H. Chang 、 Hugh Ho Chang ,字叔明,原名为张鑫海,出生于中国上海市,浙江海盐县人。中华民国作家、文学家、外交官,美国哈佛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教于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校。1940年起,张歆海全家定居美国。1947年至1948年曾短暂回到中国。1951年-1969年期间任教于美国纽约州长岛大学、费尔里·狄金生大学,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张歆海在四十年代至1960年代定居美国期间,著有《蒋介石:亚洲人的命运》、《一位中国外交官的信》、《传奇性的姨太太》、《四海之内》、《美国与中国》,致力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汪篯字述彭,笔名季铿,江苏江都人,生于扬州,中国历史学家,1934年就读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系,1937年就读西南联合大学,1939夏,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师从陈寅恪。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中受到批判,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服毒自杀身亡,是北京大学首位自杀的教授。
蒋梦麟,原名梦熊,谱名德铭,表字兆贤,别号孟邻,笔名唯心浙江余姚人,教育家、作家,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国立浙江大学校长。
胡适,原名嗣穈,读书时曾取名洪辞,又改为适、适之。一生用过笔名有:希彊、自胜生、铁儿、冬心、臧晖之主人、臧晖等。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祖籍安徽省徽州府绩溪县上庄镇。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成的大学,前身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最初由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共同管理,后梅贻琦任常务委员会主席,长期主导校务。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简称长沙临大,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由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是一所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长沙的临时性大学。
傅斯年,表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先祖傅以渐生于山东聊城,是清兵入关以后的首位状元。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山大学文科学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国语日报社董事长。曾任国立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提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之原则影响深远。傅斯年为人性格耿直,嫉恶如仇,而且文章见解深入,眼光锐利独到,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踏入政坛,成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仍不改其志,甚至在任内搜集证据,在1944年以“美金公债案”公开炮轰当时的“皇亲国戚”孔祥熙,将孔赶下台;后于1947年的“抢购黄金风潮”中,炮轰时任行政院长,有发国难财之嫌的宋子文,再将宋子文赶下台,时人称其为“傅大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共同组成的大学,前身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最初由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共同管理,后梅贻琦任常务委员会主席,长期主导校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