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法师 编辑
释太虚,俗名吕淦森、沛林,法名唯心,法名和法号太虚,别号昧庵,以字行,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籍贯浙江崇德县,著名佛教临济宗禅师、哲学家,一生倡导佛教革命,致力佛教事业,自谓:“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萨地持经》。”是印顺法师东初法师大勇法师慈航法师的入门师父,被推崇为人间佛教的创始人,受到佛教后学们的崇敬。
1
相关
金陵刻经处是中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策源地。清朝同治五年由杨仁山居士创办。杨居士在此讲学的40多年里,刻印流通佛教经典百万余册,印刷佛像十万余张,并且开创性地设立了“祇洹精舍”、“佛学研究会”等教育机构,来参学过的人士包括太虚法师、欧阳竟无、章太炎、谢无量、梅光羲等人。
祇洹精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佛教教育机构。1895年,杨文会开始筹划创办佛教学校,几经周折,至1908年,在陈三立、沈曾植等人的赞助下,南京祇洹精舍才在金陵刻经处开学。学校延请谛闲法师讲天台宗经典,苏曼殊教英文,李晓暾讲国文,杨仁山居士亲自讲《大乘起信论》。祇洹精舍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提倡在导师的指点下自学。两年之后,由于经费缺乏,精舍停办。祇洹精舍虽办学短暂,但它为现代佛教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方向,对近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自祇洹精舍的著名学生,包括太虚法师、欧阳竟无、梅光羲等。到1914年,欧阳竟无又在金陵刻经处成立佛学研究部,1918年在佛学研究部基础上筹备支那内学院,1922年开学。
金陵刻经处是中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策源地。清朝同治五年由杨仁山居士创办。杨居士在此讲学的40多年里,刻印流通佛教经典百万余册,印刷佛像十万余张,并且开创性地设立了“祇洹精舍”、“佛学研究会”等教育机构,来参学过的人士包括太虚法师、欧阳竟无、章太炎、谢无量、梅光羲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