ㆾ是注音符号扩充版本中的韵母元音之一,字形取自“https://zh.wiktionary.org/wiki/靴|wikt:靴”字的开首数笔,读音则取标准粤语“靴”字的韵母。“ㆾ”的发音为半开前圆唇元音/œ/,此外也可以表示舌位相近的半闭前圆唇元音/ø/和半闭央圆唇元音/ɵ/,主要用于粤语、闽东语,在上海话、苏州话、宁波话等吴语也有此音。
绍兴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语族吴语太湖片区临绍小片。绍兴话同上海话、苏州话、湖州话、杭州话、宁波话同属北部吴语,彼此间相互理解性较高,可大致进行交流,如相对来说绍兴话与苏州话相似程度较高,交流相对容易。但是与苏南浙北同属北部吴语的绍甬方言。由于地理上的阻隔等原因,内部南北差异相对较大。绍兴与宁波话虽互有差异,但基本可以听懂。
定海军政府时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1841年至1846年英国占领清朝浙江省定海县舟山岛期间的政府。期间对吴语宁波话的研究,是最早的英语-吴语对译工具书。而英法联军之役时,1860年4月21日联军再次占领定海舟山,但这不属于定海军政府时期。
洋泾浜英语,是皮钦语的一种。因发音与相同,所以被不谙英语者误译为白鸽英语。另外由于中文谐音,偶会看到洋泾帮、洋经帮、洋径滨等等写法。洋泾浜英语是19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变体很多。它是英语与上海话结合的产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宁波话与粤语的影响。其语法不符合英语习惯,语音受汉语影响。该语言流行于当时的上海洋泾浜周边地区,故由此得名。
绍兴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语族吴语太湖片区临绍小片。绍兴话同上海话、苏州话、湖州话、杭州话、宁波话同属北部吴语,彼此间相互理解性较高,可大致进行交流,如相对来说绍兴话与苏州话相似程度较高,交流相对容易。但是与苏南浙北同属北部吴语的绍甬方言。由于地理上的阻隔等原因,内部南北差异相对较大。绍兴与宁波话虽互有差异,但基本可以听懂。
阿拉,在吴语宁波话和上海话中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我的”的意思。
因为这一词汇在宁波话和上海话中很典型而且知名,媒体常以阿拉一词来指代宁波人或者上海人。
宁波话教会罗马字是睦里逊1876年 为用拉丁字母形式标记宁波话而创造的拼音系统。
甬江小片属于吴语太湖片,其方言通行于宁波市大部分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全境,共13县市,人口500万,以宁波话为代表方言。宁波和舟山两市辖地内,诸口音十分接近,内部一致性很高。
甬剧,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宁波地区。舞台语言采用宁波话。
兰显理,美国美北长老会驻清朝宁波传教士,1848年受委任,至1863年病逝于宁波。1853年,兰显理伙同美北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编纂以宁波话为基础翻译的《宁波土话初学》、《领经问答》、《教会政治》、《礼拜模范》等基督教教义书籍,是最早的宁波话罗马字拼音教学文献,在宁波基督教堂和教会学校广为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