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人
7
迦南人,巴勒斯坦的早期居民,讲闪语族语言,属于闪米特民族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相近,在新石器时代由当地人与东方移民混血所产生
。他们曾经击败希伯来人对巴勒斯坦的入侵,但后来最终被希伯来人统治。随后融入其他闪米特民族。现代90%黎巴嫩人的DNA来自迦南人。
亚伯拉罕,原名作亚伯兰或亚巴郎,是亚伯拉罕诸教的先知,是四字神名从地上众生中所捡选并给予祝福的人。同时也是包括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在内的闪米特人的共同祖先。
犹太教,是在公元前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是犹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论的宗教,其主要经典是包括妥拉在内的塔纳赫,以及包括口传律法、口传律法注释以及圣经注释在内的塔木德,对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上帝和以色列人立约的关系。
摩洛克,也译为摩洛,是一位上古近东神明的名号,其拉丁字母拼写形式有多种,包括Moloch、Molech、Molekh、Molek、或Moloc等。摩洛克的古代希伯来文词根为מולך,拉丁字母形式为m-l-k。此神与火祭儿童有关;摩洛盛行于上古的地中海东南岸地区,包括迦南人、亚扪人、希伯来人、腓尼基人乃至黎凡特和北非的很多其他民族都知道这位神明。
培尔-拉美西斯,古埃及城市,古埃及第十五王朝、第十九王朝和第二十王朝首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距开罗东北约100公里。约公元前1700年该地为巴勒斯坦人占领。约公元前1530年成为第十五王朝都城。约公元前1521年被雅赫摩斯一世攻取并洗劫。第十九王朝希伯来人于此定居。塞提一世时期于此发展制陶业,兴建宫邸。拉美西斯二世选此大规模建造宫殿、住宅、神庙等建筑。此城遂为王室居所与行政中心,该城分四区。由阿蒙、瓦吉特埃及神和塞特、阿斯塔特亚洲神分居神庙。人口约25万人。第二十王朝时期埃及亚洲领土丧失后,城市遂废,城市原料被迁至北24公里的塔尼斯城重建。20世纪40年代首次发现该城遗址,1975年得到确认。
哈利路亚,又译为阿肋路亚、哈雷路亚、阿利路亚等,是希伯来语
“”和“”两字单词组成的词语,意为“赞美耶和华”或“赞美亚”或“赞美主”之意。“YAH或Jah--亚 ”希伯来人对神的称呼“四字神名”的缩写。这个辞汇主要出现在《诗篇》,在犹太教作为赞美诗祷文的一部分,后来也由基督教使用,成为基督教礼拜仪式的祷文之一。
约书亚,天主教称若苏厄,是《旧约圣经》记载的一位希伯来人领袖,是亚伯拉罕诸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嫩的儿子;属以法莲,原名何西阿。
犹太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是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宗教,后来在犹太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基督教。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有不同或相反之处。基督教借用了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和犹太教的许多词汇,并把希伯来圣经的教义融入新约圣经中。但基督教和犹太教在经书上和一系列基本观念上存在根本分歧,比如“三一论”、“基督论”、“中保论”、“救赎论”、“原罪论”等等,尤其是耶稣基督是否作为神的儿子和弥赛亚。
摩洛克,也译为摩洛,是一位上古近东神明的名号,其拉丁字母拼写形式有多种,包括Moloch、Molech、Molekh、Molek、或Moloc等。摩洛克的古代希伯来文词根为מולך,拉丁字母形式为m-l-k。此神与火祭儿童有关;摩洛盛行于上古的地中海东南岸地区,包括迦南人、亚扪人、希伯来人、腓尼基人乃至黎凡特和北非的很多其他民族都知道这位神明。
基甸是古代希伯来人的士师,他的故事记载在《旧约圣经》中的《士师记》中。基甸是玛拿西支派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儿子,他按照上帝的指示,拆毁了巴力神的祭坛,并派人联络亚设支派,西布伦支派,拿弗他利支派等支派的人,一起对付越过约旦河准备进攻以色列的米甸人和亚玛力人。最后基甸从3万2千名以色列人中选出300名勇士,大败米甸人。以色列人拥立基甸为王,但他拒绝了。他一生娶了很多妻妾,生过许多儿女,仅儿子就有71个。晚年,他还用一生所得的战利品造了一尊以弗得雕像,叫以色列人把那个以弗得当作偶像敬拜,被认为晚年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