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 编辑
微波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围大约在 300MHz至 300GHz之间,是涵盖 UHF、SHF、EHF 范围的一种射频。所对应的波长为 1至 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3
相关
微波听觉效应,又称弗雷效应,是指由脉冲或调变微波作用于人脑时,会产生出可听喀嚓声的现象。由于喀嚓声是直接在人脑中生成,因此不需要任何电子接收装置。这个效应最早的报告,是出自二战期间在雷达询答器附近工作的人员。这种效应导致的声音附近的其他人是听不见的。后来发现微波听觉效应是由电磁波谱中,波长较短的无线电波所引起的。在冷战期间,美国神经学家艾伦·H·弗雷研究了这种效应,并且成为第一个发表微波听觉效应的人。
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多都在此波段。红外线于1800年由威廉·赫歇尔首次提出。地球吸收及发射红外线辐射对气候具影响,现今红外线亦应用于不同科技领域。
活动星系核 是星系中心的一个紧密区域,在至少一部分--可能全部的电磁波谱上远比普通光度高,它的特征表明过高的光度不是由恒星产生的。如此高的非恒星辐射在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Γ射线波段观测到。一个有着活动星系核的星系被称作“活动星系”。从活动星系核发出的辐射被认为是因为宿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物质吸积产生的。
活动星系核 是星系中心的一个紧密区域,在至少一部分--可能全部的电磁波谱上远比普通光度高,它的特征表明过高的光度不是由恒星产生的。如此高的非恒星辐射在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Γ射线波段观测到。一个有着活动星系核的星系被称作“活动星系”。从活动星系核发出的辐射被认为是因为宿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物质吸积产生的。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学中“大霹雳”遗留下来的热辐射。在早期的文献中,“宇宙微波背景”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或“遗留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背景辐射之一,为观测宇宙学的基础,因其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可追溯至再复合时期。利用传统的光学望远镜,恒星和星系之间的空间是一片漆黑。然而,利用灵敏的辐射望远镜可发现微弱的背景辉光,且在各个方向上几乎一模一样,与任何恒星,星系或其他对象都毫无关系。这种光的电磁波谱在微波区域最强。1964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这一发现是基于于1940年代开始的研究,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砷化镓是镓和砷两种化学元素所合成的化合物,也是重要的硼族元素、氮族元素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用来制作微波积体电路、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和太阳电池等元件。
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学中“大霹雳”遗留下来的热辐射。在早期的文献中,“宇宙微波背景”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或“遗留辐射”,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电磁辐射。特征和绝对温标2.725K的黑体辐射相同。频率属于微波范围。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背景辐射之一,为观测宇宙学的基础,因其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可追溯至再复合时期。利用传统的光学望远镜,恒星和星系之间的空间是一片漆黑。然而,利用灵敏的辐射望远镜可发现微弱的背景辉光,且在各个方向上几乎一模一样,与任何恒星,星系或其他对象都毫无关系。这种光的电磁波谱在微波区域最强。1964年美国射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偶然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这一发现是基于于1940年代开始的研究,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多都在此波段。红外线于1800年由威廉·赫歇尔首次提出。地球吸收及发射红外线辐射对气候具影响,现今红外线亦应用于不同科技领域。
功率分配器与定向耦合器是主要用于无线电或微波领域的被动元件。它们将传输线中的电磁功率耦合到端口,使得信号能够用在另一个电路中。定向耦合器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们只将电磁功率耦合到固定的方向。在两个端口平均分配功率的定向耦合器又称为混合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