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 编辑
户籍,又称户口,一种主要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方法,主要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越南汉字文化圈国家及地区使用,部分国家及地区后来逐渐废止。
1
相关
户籍人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的概念,是指所在地区户籍登记的人口;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流动人口,即不在户籍登记所在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
侯姓为汉姓之一,在北宋成书的《百家姓》中排第230位,在2020年中国大陆全国姓氏中人口排第74位,据2008年统计约有300万人口;在2018年全台湾姓氏人数统计中则排第58位,约有5万3千余人口;在香港,上水乡侯氏是新界新界五大氏族之一。“https://zh.wiktionary.org/wiki/侯|wikt:侯”常被误写为字形相近的“https://zh.wiktionary.org/wiki/候|wikt:候”,甚至因此在户籍时误植姓氏,造成诸多侯姓人士的困扰。
内政部为中华民国有关内政、民政事务的中华民国中央行政机关。其业务范围相当广泛,涵括人口、户籍、地政、地方政府、征兵制、公共安全、移民、宗教、殡葬、礼俗祭仪、人民团体管理、灾害管理、国家公园管理、国土规划等,并且是行政院组织改造后唯一员额仍破两万人的部会,故有“天下第一部”之称。
保甲制度,为中国自宋代使用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保甲法,后来作罢。但于之后在各个朝代演变为农村基本政治制度,所以基本内容为10户为“甲”,10甲为“保”,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才停止施行。但一些西方媒体认为这个制度适用在今日中国,与高度组织与纪律的共产党基层组织仍然十分相似。
臣籍降下是指日本皇室成员被取消皇族资格、取得姓氏及户籍成为一般民众之事。现行日本国宪法施行后则称为皇籍离脱。明治维新后,内亲王、女王在下嫁平民后也会脱离皇族,此时被称为臣籍降嫁,若嫁给皇族则可保留皇族身份。
中国国籍指中国公民的国籍。“中国国籍”一词始于1909年3月28日颁布的《大清国籍条例》。以前中国只有“户籍”而无“国籍”。晚清时因应对荷属东印度华侨国籍问题而依据血统主义制定《大清国籍条例》。
户籍誊本是中华民国户籍机关制作的一种证明文件。指把存于户政机关内的户籍资料复写出来,并加盖机关章戳。如果自己影印户籍誊本,虽然也是复制户籍资料却不能称为誊本,因为已经失去机关认证的正式效用。在户籍资料全面电脑化之后,由户政机关于户籍系统查询再直接打印出来并加盖机关章戳,取代以往直接复写的方式,仍称为户籍誊本。台湾各地户政机关仍保存日本时期的户籍资料。
家妓或称家伎、女妓、伎女、女乐、舞女、内妓、妓妾、侍儿等,是中国娼妓史的一类。通常是贵族、士大夫、官宦家庭中豢养,擅长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技艺,为家主提供声色和性服务的女性。法律上,她们没有配偶身份,不入户籍,亦可归为姬侍一类。宋朝之前,法律身份多为隶属家主的奴婢。宋朝时,转化为与家主订立契约的平民身份。
行政区是日本政令指定都市的下属行政区划单位,系由市政府直接控制的地方实体,因此不是地方自治体,没有地方分权权限。他们负责办理户籍登记,健康保险和财产税等行政职能。目前设有175区。
谷开来,原名谷开莱,所持身份证所登载姓名,一为薄谷开来,常用化名为开来,又称“瓜妈”;英文名,山西省临猗县人,户籍所在地为北京市东城区,原本职业是北京开来律师事务所注册律师、昂道律师事务所前主任。是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兼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书记薄熙来的第二任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