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泰 编辑
林亨泰,彰化县北斗镇人。曾为台湾诗坛“现代派”成员之一。后来成为笠诗社发起人之一,也是笠诗社首任主编。为“跨越语言的一代”诗人、诗评论家。
1
相关
现代诗社,是中华民国二战后重要现代诗诗社之一。1953年2月1日,纪弦独力在台湾创办现代诗季刊社,并独自发行《现代诗》诗刊,强调“主知”的路向。1956年1月15日,纪弦与叶泥、郑愁予、罗行、杨允达、林泠、季红、林亨泰等九人于台北市民众团体活动中心举行“现代派诗人第一届年会”,宣告“现代派”与现代诗社正式成立。1962年,现代派被纪弦取消
银铃会,台湾的民间文艺团体,该会创于1943年,由张彦勋跟台中一中那些爱好文学的同班同学发起。该会原本只有台湾人,国府接收台湾以后,陆续有几位从中国大陆来的人加入。成员有张彦勋、詹冰、林亨泰、锦连、萧翔文、詹明星、朱实、子潜、埔金、有义、春秋、松翠、残屏、籁亮、鸿飞、陈素吟等。银铃会持续到1949年,1949年4月6日“四六事件”爆发,台湾情势趋于紧张。同年5月20日,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陈诚发布“全省戒严令”,“银铃会”被迫解散。
跨越语言的一代,源于1967年,诗人林亨泰为向来自日本之高桥久晴说明与自己同属银铃会的诗人所创。根据其于《跨越语言一代的诗人们—从“银铃会”谈起》的界定,指的是1920年前后出生的作家们,受过完整日本教育,并以流利的日文创作。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并交出台湾的统治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后的去日本化政策与国语运动,令前述约20多岁的作家们被迫跨越语言,舍弃过去所使用之日语,重新学习以中文创作,故得称。同属本代的诗人包含林亨泰、桓夫、詹冰、张彦勋、巫永福、杜潘芳格、陈秀喜、黄腾辉、李笃恭、叶笛、何瑞雄、罗浪及黄灵芝等。
笠诗社是台湾的一个现代诗诗社,成立于1964年6月,由注重台湾现实状况的一群现代诗人:白萩、陈千武、杜国清、赵天仪、林亨泰、李魁贤、王羡阳、詹冰、锦连、吴瀛涛、黄荷生、古贝、薛柏谷等在《台湾文艺》创刊两个月后创办《笠诗刊》,前后网罗了台湾中坚及年轻一代的诗人,诗人逐渐摆脱1950年代现代诗社所过分主张“横的移植”的西化现象,歌唱自己生存的大地及人民,使现代诗学回归本土。
笠诗社是台湾的一个现代诗诗社,成立于1964年6月,由注重台湾现实状况的一群现代诗人:白萩、陈千武、杜国清、赵天仪、林亨泰、李魁贤、王羡阳、詹冰、锦连、吴瀛涛、黄荷生、古贝、薛柏谷等在《台湾文艺》创刊两个月后创办《笠诗刊》,前后网罗了台湾中坚及年轻一代的诗人,诗人逐渐摆脱1950年代现代诗社所过分主张“横的移植”的西化现象,歌唱自己生存的大地及人民,使现代诗学回归本土。
陈秀喜,是一位台湾的诗歌创作者。她曾担任“笠诗社”社长,并与林亨泰等人被称为“跨越语言的一代”。她的诗作〈台湾〉曾被梁景峰改写为〈美丽岛〉,另一诗作〈我的笔〉也曾在1978年获得美国全国诗人协会国际诗奖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