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中坜都会区 编辑
桃园都会区,其涵盖范围包括桃园市以及新北市莺歌区,都会区内以桃园区中坜区双城发展,都会区人口约223万人,为台湾第四大都会区,仅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都会区高雄都会区,如在世界人口组织里,排名与台北都会区分开,为世界排名第247大都会区。
1
相关
新竹都会区,2010年以前依据官方定义归类为“次都会区”,就总人口数而言,其规模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彰化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桃园中坜都会区和台南都会区,为台湾排名第六的都会区,其规模仅大于嘉义次都会区,在世界人口组织里为世界排名第489大都会区。
新竹都会区,2010年以前依据官方定义归类为“次都会区”,就总人口数而言,其规模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彰化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桃园中坜都会区和台南都会区,为台湾排名第六的都会区,其规模仅大于嘉义次都会区,在世界人口组织里为世界排名第489大都会区。
林口区,旧称“树林口”,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最西端,地处台北都会区与桃园中坜都会区之外围边陲交界地带,与新北市八里区、泰山区和桃园市龟山区、芦竹区接壤,面积约为54.17平方公里。林口全区大部分位于林口台地上,其中一小部分位于西部滨海的狭窄平原上,而与台北都会区发展奠基之台北盆地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地形区隔。民国五、六十年代在台湾社会人口急遽增加并向都市快速集中时,为纾解台北市及其卫星城市的发展压力,政府曾尝试提出林口新市镇计划,惟当时林口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先天气候湿冷等因素而导致新市镇的施行成效长期以来一直不彰。
品田山为台湾雪山山脉的著名高山,标高3,524米,台湾百岳排名24,“台湾百岳”之一,武陵四秀之首,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与新竹县尖石乡玉峰村之间,雪霸国家公园东部。品田山位在雪山山脉北侧主脊北东棱上,东侧连接池有山、桃山、诗仑山、喀拉业山等武陵四秀的其他高山,西侧连接布秀兰山接上大霸尖山到雪山的圣棱线。而台湾三大河川淡水河亦发源于此山,是北侧淡水河与南侧大甲溪之分水岭。山头巨大的岩脉绉褶露头是品田山最大的特色,在天候良好的情况下,品田山棱线上即可清楚北望桃园中坜都会区与大屯山一带、东瞰兰阳平原及龟山岛,在山顶上可南眺玉山甚至关山,视野开广辽阔。
林口区,旧称“树林口”,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最西端,地处台北都会区与桃园中坜都会区之外围边陲交界地带,与新北市八里区、泰山区和桃园市龟山区、芦竹区接壤,面积约为54.17平方公里。林口全区大部分位于林口台地上,其中一小部分位于西部滨海的狭窄平原上,而与台北都会区发展奠基之台北盆地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地形区隔。民国五、六十年代在台湾社会人口急遽增加并向都市快速集中时,为纾解台北市及其卫星城市的发展压力,政府曾尝试提出林口新市镇计划,惟当时林口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先天气候湿冷等因素而导致新市镇的施行成效长期以来一直不彰。
林口区,旧称“树林口”,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最西端,地处台北都会区与桃园中坜都会区之外围边陲交界地带,与新北市八里区、泰山区和桃园市龟山区、芦竹区接壤,面积约为54.17平方公里。林口全区大部分位于林口台地上,其中一小部分位于西部滨海的狭窄平原上,而与台北都会区发展奠基之台北盆地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地形区隔。民国五、六十年代在台湾社会人口急遽增加并向都市快速集中时,为纾解台北市及其卫星城市的发展压力,政府曾尝试提出林口新市镇计划,惟当时林口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先天气候湿冷等因素而导致新市镇的施行成效长期以来一直不彰。
桃园市为北台湾人口第三多之台湾主要城市,与周边的卫星城市构成桃园中坜都会区,全市的交通流量十分庞大,因此每逢高峰时段或假日,经常会有大量人潮、车潮于市区内或城际之间流动,导致市区、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内许多重要道路时常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形。大众运输部分,目前桃园市公车有多条营运路线,形成密集之公车路网,服务大众。
桃园市为北台湾人口第三多之台湾主要城市,与周边的卫星城市构成桃园中坜都会区,全市的交通流量十分庞大,因此每逢高峰时段或假日,经常会有大量人潮、车潮于市区内或城际之间流动,导致市区、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内许多重要道路时常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形。大众运输部分,目前桃园市公车有多条营运路线,形成密集之公车路网,服务大众。
嘉义都会区,依据官方定义归类为“次都会区”,是以嘉义市为核心都市,并包含嘉义县部分的行政区所组成的台湾都会区,是中华民国两个次都会区之一。就总人口数而言,其规模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彰化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桃园中坜都会区、台南都会区和新竹次都会区,为台湾排名第七的都会区。
林口区,旧称“树林口”,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最西端,地处台北都会区与桃园中坜都会区之外围边陲交界地带,与新北市八里区、泰山区和桃园市龟山区、芦竹区接壤,面积约为54.17平方公里。林口全区大部分位于林口台地上,其中一小部分位于西部滨海的狭窄平原上,而与台北都会区发展奠基之台北盆地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地形区隔。民国五、六十年代在台湾社会人口急遽增加并向都市快速集中时,为纾解台北市及其卫星城市的发展压力,政府曾尝试提出林口新市镇计划,惟当时林口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先天气候湿冷等因素而导致新市镇的施行成效长期以来一直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