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渠 编辑
永济渠,又称卫运河,与卫河、南运河古代统称卫河。因源出春秋时期卫国而得名,卫运河曾称清河,也叫清水。是隋唐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自沁水南达于卫河,又东北至涿郡,近一千九百里,属海河水系,是冀鲁两省的边界河道。上源漳河、卫河,两河于馆陶县徐万仓汇流后称卫运河。俗谓漳卫运河,流经河北省馆陶县、临西县、清河县、故城县,山东省冠县、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平原县等9县,至四女寺枢纽,是一条防洪、灌溉、航运综合利用的河道。卫运河长156.6公里,其中在邯郸境内河长40.5公里,流域面积为55平方公里,是河北省中南部最大的行洪河道。历史上曾与上游卫河、下游南运河统称卫河,清代将临清至天津段称南运河,临清以上称卫河。1958年,四女寺枢纽建成后,将徐万仓以上称卫河,徐万仓至四女寺段专称卫运河,四女寺至天津段称南运河。
4
相关
隋唐大运河,是隋代统一南北以后,将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自江南一直到京城洛阳的路上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别由公元584年开凿的向西到陕西西安的广通渠,603年开凿的经山东临清北上至河北涿郡的永济渠,公元605年向南开凿到江苏清江的通济渠和山阳渎和公元610年连接江苏镇江和浙江杭州的江南运河构成。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大运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随后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取代。
龙舟,是隋炀帝开辟通济渠时所造的巨大河游船,提供隋炀帝到江都和涿郡航行,605年3月30日,隋炀帝遣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到江南建造龙舟和各种船只几万艘,当时洛阳的官吏监督工程严酷急迫,服役的壮丁死去40-50%;政府遂用车装着死去的役丁,东到城皋,北至河阳,载尸之车连绵不断。610年12月隋炀帝又命开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长800余里,宽10余丈,使之可以通行龙舟。611年2月19日隋炀帝从江都巡游到涿郡,乘坐龙舟,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途中下敕命,令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个部门的官员在船前接受挑选,被挑选的有3000余人,有的人徒步随船行走了3000余里,没有得到安置,这些人冻饿疲顿,因而致死的有10-20%。614年10月隋炀帝因杨玄感叛乱时龙舟水殿被烧毁,在江都又下诏再造龙舟水殿,共几千艘,规制比原来的还大,在616年7月8日完工后,运送至洛阳。
龙舟,是隋炀帝开辟通济渠时所造的巨大河游船,提供隋炀帝到江都和涿郡航行,605年3月30日,隋炀帝遣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到江南建造龙舟和各种船只几万艘,当时洛阳的官吏监督工程严酷急迫,服役的壮丁死去40-50%;政府遂用车装着死去的役丁,东到城皋,北至河阳,载尸之车连绵不断。610年12月隋炀帝又命开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长800余里,宽10余丈,使之可以通行龙舟。611年2月19日隋炀帝从江都巡游到涿郡,乘坐龙舟,渡过黄河进入永济渠;途中下敕命,令选部、门下、内史、御史四个部门的官员在船前接受挑选,被挑选的有3000余人,有的人徒步随船行走了3000余里,没有得到安置,这些人冻饿疲顿,因而致死的有10-20%。614年10月隋炀帝因杨玄感叛乱时龙舟水殿被烧毁,在江都又下诏再造龙舟水殿,共几千艘,规制比原来的还大,在616年7月8日完工后,运送至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