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改革 编辑
汉字改革包含简化字问题、汉字拉丁化问题、规范汉字使用问题。汉字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汉字过于复杂,认读学习时间长。争论的主要体现是“汉字落后论”和“汉字优越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汉字改革,主要围绕“汉字简化”、汉语拼音以及普通话推广等方面进行。
1
相关
汉字拉丁化运动是中国自由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掀起的思潮,思潮高峰在1900年代-1930年代,促成了拉丁化新文字的改革和1950年代简化字的诞生,198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定调终结该思潮。该思潮提倡以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属于汉字文化圈里各国汉字改革尤其各国废除汉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语境,“汉字拉丁化”意为“行文不用汉字,全文用字母写出”,这要区别于两个概念:一,汉语拼音运动,指以拉丁字母作为辅助标音的手段,而不视标音本身是“文字”;二,并不以取代汉字为目的全拼音文字,例如中国基督教史翻译的“白话”圣经。
卢戆章,表字雪樵, 福建同安县人,清末音韵学、语言学家,创制中国切音新字,汉字改革的先驱,是第一位有拼音文字观念并创制拼音方案的人。
旧字形,又称传承字形、传统字形,指传统的汉字字形,尤指活字印刷后的印刷字形,成型于明朝,在日本被称为旧字体、正字体、一般所说的康熙字典体,在中国大陆也指汉字改革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颁布前所使用的字形。广义上又指各国制定新字形之前的所有字形,跟大陆通用规范汉字表、台湾国字标准字体、香港常用字字形表相对立。代表书籍有《康熙字典》、《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汉韩大辞典》、《中华大字典》等。
新字形,源于中国大陆汉字改革时所选用之字形,最初标准依据1965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以楷体和俗体字为准,对宋体进行修订,不单适用于简化字,还适用于繁体字,中国大陆的中易宋体即采用此标准,与台湾的标楷体及新细明体、香港的旧细明体,还有大陆的中易楷体都有些许差异。
《汉字简化方案》,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的规范,是汉字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后来又出现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所以这次改革方案又称为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其之后由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取代。
《汉字简化方案》,是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的规范,是汉字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后来又出现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所以这次改革方案又称为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其之后由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取代。
旧字形,又称传承字形、传统字形,指传统的汉字字形,尤指活字印刷后的印刷字形,成型于明朝,在日本被称为旧字体、正字体、一般所说的康熙字典体,在中国大陆也指汉字改革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颁布前所使用的字形。广义上又指各国制定新字形之前的所有字形,跟大陆通用规范汉字表、台湾国字标准字体、香港常用字字形表相对立。代表书籍有《康熙字典》、《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汉韩大辞典》、《中华大字典》等。
旧字形,又称传承字形、传统字形,指传统的汉字字形,尤指活字印刷后的印刷字形,成型于明朝,在日本被称为旧字体、正字体、一般所说的康熙字典体,在中国大陆也指汉字改革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颁布前所使用的字形。广义上又指各国制定新字形之前的所有字形,跟大陆通用规范汉字表、台湾国字标准字体、香港常用字字形表相对立。代表书籍有《康熙字典》、《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汉韩大辞典》、《中华大字典》等。
叶籁士,本名包叔元,中国江苏省吴县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曾积极参与汉字改革,早年即投身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字改革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曾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他也是中国世界语运动重要的倡导者和领导人。
废除汉字论、汉字废止论是指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废除或汉字改革,主张采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