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编辑
汉字,又称中文字、华文字、唐话字,是为汉字书写而发明的语素文字,受到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为世界唯一仍广泛使用并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也是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最初由中国上古时代黄河文明华夏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其字体也历经过长久改进及演变。目前确切出现的历史尚有讨论空间,最早可追溯至陶文,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甲骨文籀文金文已经破译,再到春秋战国秦朝籀文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产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10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音位又译音素,是人类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声音单位,是音位学分析的基础概念。一个汉字或词语可由一至数个音节组成,一个音节可由一至数个“音段”组成。音位与音段很类似,然而音位的基本定义是要能区分语义,如果两个声音所代表是同一个词汇、同样的意义,则异音可被视为同一个音位;反过来说,一个词的任何一个音位若被换成别的,那么它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词,意义也会随之改变。有意义的词都可由音位组成,然而代换其中任何音位却不能保证产生有意义的词,也有可能变成无意义的一串音。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一组音位,这也就是这个语言的语音系统,音位可用来研究某个特定语言中如何将音组合成词。音位有时被译为“音素”,然而音素一词在中文里的用法较为混乱,不一定都是指音位。
固有词,是指汉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语言中存在的、各语言独有的非汉语词汇,与汉字词及外来语共同组成该完整之语言。固有词为该民族语言自身的原始词汇,并非借自汉语,也不充当同义汉语词汇的训读词,故而无对应的实意汉字。曾受中原政权与文化深刻影响的的大和民族、朝鲜族、京族等,或者如吴越人、广府人、闽南人等长期处于中原政权统治之下的南方汉族,其语言皆有大量固有词。
日本汉字,又称日语汉字、日文汉字,是书写日语时所使用的汉字
汉字文化圈,又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汉地及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共同使用汉字与文言文做为书面语之文化圈。
四叠字是指汉字中一类由四个完全相同的部分所组成的叠字。现将已知的此类字列于下表:
黑体是汉字和其他东亚文字使用的字体。它的特点是笔画厚度均匀,与白体相反,和拉丁字母的无衬线体属于同类。
汉文读本》是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所编纂的文言文教科书。1905年发行《台湾教科用书-汉文读本》,1919年再次颁布新订《公学校用汉文读本》,二者皆为配合当时公学校的“汉文科”学制而编纂,各出版六卷。《汉文读本》除用于公学校的汉文教育外,总督府亦透过行政命令要求民间书房以此取代传统的《三字经》等儒家启蒙经典。在《汉文读本》颁行以前,公学校亦以四书五经作为汉文教育的教材,然而这类经典艰涩难懂且疏离学童日常生活,因而编订平易近人且删除不常用汉字的《汉文读本》。然而,《汉文读本》并非以台语或台湾客家语作为授课语言,而是以日语训读的方式授课。1918年,总督府减少汉文科授课时数,因此隔年便改采用内容较少的《公学校用汉文读本》取代原本的《台湾教科用书-汉文读本》,直至1937年总督府全面废止汉文科教育。
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亦为中国文学系中的一门科目。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起源、发展、性质、体系与文字的形,音,义之关系、正写法以及个别文字演变的情况。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
笔画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条线条。日常使用时,一般都指楷书书写和印刷字形的笔画。包括本条目描述的内容也是如此。若要指小篆大篆甲骨文或草书的笔画,多会另作说明。笔画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笔画可分为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两大类。
指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句是指这一类汉字的字形,一眼看过去就可以大致认识;下句说明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的真正字义。比如要记录“木”这个意义,简单几笔画一棵树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记录“末”这个意义,就很难用简单几笔画出来。于是古人就在树木上加一条短横,用这个记号指明真正字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