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我 编辑
神我,在契经中,又称为puṃs,另译为原人、士夫,为弥漫在宇宙中的。最早起源于吠陀时代,随后成为古印度哲学的概念,数论派以此为核心概念。佛教也受到这个思想的影响,引用这个名词,用到其教义探讨中,但一般来说,佛教对这个概念持批判态度。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原人歌》,在《梨俱吠陀》10.90的一首圣诗,献给神我,宇宙的开端。
细微身,又译为“微细身”、“细相”、“精细体”,最早起源于印度数论派哲学。数论派认为,在我们由五大所形成的可见肉体之内,还有另一个细微身,它是生命的来源,轮回的主体。 类似于西方所说的灵魂。在细微身之内,包裹着真正的自体,称为因果身,或因果体,也就是神我
本性,又译为性、自性、自然,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的二元论哲学,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又译为原质。
本住,佛教术语,指原先已存在之物。这个名词来自古印度哲学,用来指称含藏在有情的生命中,常住不变的我,在佛教中,也以神我来指称本住。
本性,又译为性、自性、自然,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的二元论哲学,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又译为原质。
原质,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的二元论哲学,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
本性,又译为性、自性、自然,古印度哲学术语,最早起源于数论派的二元论哲学,被认为是独立于神我的另一实体,开展万物,有万物本源的意思,又译为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