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是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以编年体纪录的历史称为编年史。比较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有:中国的《春秋》、《竹书纪年》、《左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以及日本的正史六国史,《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文德天皇实录》、《日本三代实录》等,越南的正史《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而《史记》等中国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则是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述的。
启,姒姓,名启,是中国夏朝第二任君主。鲧禹治水英雄的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仲康。据《竹书纪年》,启在位39年,78岁驾崩。
郑桓公,姬姓,名友,或称多父,是中国西周时代郑国的开国君主。《史记》称他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竹书纪年》则说他是宣王之子。
商朝是由商人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当时文字记载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信史时期。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关于商朝的传世文献主要包括成作年代有争议的《诗经·商颂》和《尚书·商书》,以及战国时期魏国的《竹书纪年》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商朝前期几经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焦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封神农氏的后裔在焦,为焦国。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幽王七年焦国被西虢国所灭。
《汲冢琐语》是西晋太康年间在汲郡魏襄王墓出土整理的战国竹简“汲冢书”的一部分,同一批的还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原书为蝌蚪文书写,故亦称“古文琐语”,共十一篇,至今已失传而仅有辑佚本。该书为战国初期志怪小说集,《晋书·束皙传》认为该书是“诸国卜梦妖怪相书也”。从书中多记晋国史事来看,作者可能是三家分晋前后的晋国史官。综合来看,这部书所记偏于异说怪语、奇闻轶事、宫廷讳密,虽然书中人物皆为历史实有但事迹多不必进入正史,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在当时,卜梦占筮、预测吉凶、神灵怪异等,自然会在这类记述中占有较大比重。
泄,姒姓,名泄,又作,是中国夏朝第十任君主。前任君主芒的儿子,后任君主不降及扃的父亲。按《竹书纪年》,泄在位至少21年,《帝王世纪》称在位十六年。
编年体是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以编年体纪录的历史称为编年史。比较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有:中国的《春秋》、《竹书纪年》、《左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以及日本的正史六国史,《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文德天皇实录》、《日本三代实录》等,越南的正史《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而《史记》等中国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则是以纪传体的形式记述的。
有易氏,姒姓,是中国上古时期由有扈氏发展出来的一个氏族部落。曾一度兴盛于约前18世纪。位于今日河北省东北、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史书文献记载商朝有易氏邻近商朝居住地区北部。在先商时期的第七代首领王亥时期,商部落活动于河北省中河南省北一带,此时强大的有易氏屡袭南边的商部落,是商部落的一大祸患。《易经》大壮篇、旅篇甚至记载道王亥“丧羊于易、丧牛于易”。相传有易氏首领绵臣杀了商部落首领王亥后,强行夺去驯养的牛羊。后来王亥之弟王恒做上了商部落首领,又从有易氏首领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王恒之子上甲微当了商部落首领后,联合河伯部落讨伐有易氏。《竹书纪年》中记载“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在战中杀死有易氏首领绵臣,《屈原》载道,“有狄不宁”,从此有易氏退出了史书的记载。商部落却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大了起来。联合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转向中原夏朝地区。
有易氏,姒姓,是中国上古时期由有扈氏发展出来的一个氏族部落。曾一度兴盛于约前18世纪。位于今日河北省东北、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史书文献记载商朝有易氏邻近商朝居住地区北部。在先商时期的第七代首领王亥时期,商部落活动于河北省中河南省北一带,此时强大的有易氏屡袭南边的商部落,是商部落的一大祸患。《易经》大壮篇、旅篇甚至记载道王亥“丧羊于易、丧牛于易”。相传有易氏首领绵臣杀了商部落首领王亥后,强行夺去驯养的牛羊。后来王亥之弟王恒做上了商部落首领,又从有易氏首领绵臣手中夺回了牛羊。王恒之子上甲微当了商部落首领后,联合河伯部落讨伐有易氏。《竹书纪年》中记载“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在战中杀死有易氏首领绵臣,《屈原》载道,“有狄不宁”,从此有易氏退出了史书的记载。商部落却在有易氏没落的同时强大了起来。联合黄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转向中原夏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