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丁 编辑
约翰·巴丁,美国物理学家,因发明晶体管及其相关效应;超导BCS理论分别在1956年、1972年2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0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双极性晶体管,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俗称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终端的电子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项发明,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喇顿被授予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BCS理论是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微观理论。该理论以其发明者约翰·巴丁、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的名字首字母命名。
威廉·A·巴丁,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是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巴丁和简·麦克斯韦·巴丁的次子,物理学家詹姆斯·M·巴丁的弟弟,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现工作于费米国立加速器实验室。
詹姆斯·M·巴丁,美国物理学家,是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巴丁和简·麦克斯韦·巴丁的长子,理论物理学家威廉·A·巴丁的哥哥,物理学家托马斯·J·格雷塔克的大舅子,专攻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场方程,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导师理查德·费曼。
沃尔特·豪泽·布拉顿,美国近代物理学家,生于福建厦门。1947年与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因发明晶体管的贡献,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双极性晶体管,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俗称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终端的电子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项发明,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喇顿被授予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莉莲·霍德森是一位美国科学史家,主攻方向为物理学史,曾就任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主要作品有《旷世奇才——约翰·巴丁传》、《晶体之火——晶体管的发明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等。
双极性晶体管,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俗称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终端的电子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项发明,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喇顿被授予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特·豪泽·布拉顿,美国近代物理学家,生于福建厦门。1947年与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因发明晶体管的贡献,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双极性晶体管,全称双极性结型晶体管,俗称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终端的电子器件。双极性晶体管是电子学历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项发明,其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喇顿被授予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