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瞻清虚寡欲,善于清言。读书不求研读,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言辞不足而主旨有余。阮瞻坚持无鬼论,没人能辩倒他,自称其中道理足以辩正幽明。善弹琴,有求之人,不问贵贱长幼都为他们弹奏。司徒王戎问圣人贵名教与老庄明自然,有什么异同,他回答:“将无同。”王戎感叹良久,命人征辟他为官,时人称他为“三语掾”。东海王司马越以阮瞻为记室参军。晋怀帝永嘉年间,为太子舍人。西晋末年病卒,时年三十岁。
李至幼年是孤儿,被内臣李知审收为养子。沉静好学,能写文章。长大后,师事徐铉,善为诗文,辞华典雅。太平兴国初年举进士,初任将作监丞,通判鄂州。擢升为著作郎、直史馆。宋太宗征伐北汉太原府,命他督率泽州、潞州诸州粮草。官至右补阙、知制诰。太平兴国八年,转任比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雍熙元年,加给事中。朝议北伐契丹,李至上疏劝谏宋太宗慎重从事。太宗不听,举行雍熙北伐,雍熙三年,李至以目疾求解执政。秘阁建成后,李至奉命兼秘书监,总秘阁书籍。请购亡佚书籍,并请刊刻《二传》、《二礼》、《孝经》、《论语》七经。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又推荐吴淑等勘正伪谬,与李沆一同裁处。至道元年兼太子宾客,授吏部尚书。宋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当时夏州李继迁叛乱,他主张灵州当弃,应当互市,安抚西夏。咸平元年,再以目疾求解去参知政事职务,于是授为武信军节度使。咸平三年,改知河南府。咸平四年,李至卒,赠侍中。李至哲学上倾向于老庄,提倡守静,守柔和知止求退。
葛玄,字孝先,三国时孙吴道士,琅琊人,《抱朴子》著者葛洪从祖父,人称葛仙翁或太极左仙公。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喜老庄学说。
葛玄,字孝先,三国时孙吴道士,琅琊人,《抱朴子》著者葛洪从祖父,人称葛仙翁或太极左仙公。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喜老庄学说。
孙登,字公和,魏晋隐士,道教又称苏门孙真人或孙真人先师。孙登本籍曹魏汲郡,长年隐居河南北山士窟并钻研老庄、易经与抚弹一弦琴。得道后又先后移居宜阳山与苏门山。传说孙登能预知未来,三国名士阮籍与嵇康都曾求教于他,曾经劝嵇康韬光养晦,避免世俗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