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家蚕是鳞翅目蚕蛾科家蚕蛾属的完全变态昆虫,为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家蚕原产中国,其幼虫在华南地区俗称蚕宝宝或娘仔,成虫称为蚕蛾。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白桑是桑属的一种小型到中型的落叶乔木,高度约10–20 米。白桑原生于中国北部,并广于世界各地种植。由于白桑是养业的重要饲料,很早就在中国培育,果实称为桑椹,初生白色,成熟后成为紫黑色。根皮、桑椹、桑叶都可以作为中药使用。此外桑椹可以酿酒,树皮可以造纸,造出的纸称为“桑皮纸”。
九龙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海拔1400至6010米,是中国川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九龙县包括17乡1镇,人口约5.2万人,以藏、汉、彝三个民族为主,特产是九龙牦牛、桑、马铃薯。
畜牧学是研究家畜的饲养、管理、繁育以及其制品利用的科学,是畜牧业的基础学科。家畜是指人工饲养的动物,在古代的中国家畜主要指"六畜",目前人工饲养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许多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也开始有人工饲养,如野猪、雉、果子狸、狐狸、貂等,畜牧学研究范围广义的还包括饲养蜜蜂、和观赏动物。
丝绸是用编制而成的纺织品,古称“帛”。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与天然丝绸一样光泽的纺织品。
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季霍米罗夫,俄罗斯动物学家,养蚕业专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莫斯科大学,后在莫斯科大学担任教授和大学的动物博物馆馆长。其主要著作涉及的解剖学、胚胎学和生理学,反达尔文主义。1888年在蚕卵上发现了人工单性生殖现象。他认为中国的丝蚕业开始于前2698年。
丝绸是用编制而成的纺织品,古称“帛”。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与天然丝绸一样光泽的纺织品。
蚕蛾醇是一种由雌性成年蛾释放的信息素,用以吸引雄性,其它蚕属昆虫如也能分泌。蚕蛾醇在1959年由阿道夫·布特南特发现,是第一种鉴定了化学结构的昆虫信息素。
蚕丛,又称蚕丛氏,古蜀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的左边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
丝绸是用编制而成的纺织品,古称“帛”。丝绸著名的光泽外表来自于蚕丝三棱镜般的纤维结构,这令布料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并将光线散射出去。在中国,丝绸一词也指代人造的、具有与天然丝绸一样光泽的纺织品。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苗栗区农业改良场,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下的四级机关,负责苗栗县农业试验应用、推广业务与蜂品种改良、种原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之改良研究。其生物防治分场的原大湖蚕业改良场建筑群在2017年被登录为苗栗县文化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