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牛早茶种属于龙井茶,龙井茶分布于杭州至温州一带,徽州也属此类,其发源地为天台山。《西湖全书》中的西湖龙井茶分册开章明义指出西湖茶树自天台来,陆羽则在《茶经》中指明与歙州同。
越窑是唐朝、五代时浙江绍兴越州的瓷窑,窑址主要分布于慈溪的上林湖一带。隋朝、唐朝时绍兴叫“越州”,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北宋后期,由于制瓷工艺粗糙,越窑走向衰落;南宋中期,越窑停烧。
熟盂,是唐代陆羽《茶经》收录的煮茶法的煮水用具,形制如同大碗,后出现有尖嘴出水处或流子出水口的熟盂,又称为流盂。
青城雪芽产于四川省灌县青城山。陆羽《茶经》中就有对青城茶的记载。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山在宋代就开始设茶场,并形成一套制茶工艺。“青城雪芽”为50年代创制的新茶品种。青城雪芽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汤绿清澈。
煮茶法,唐代称为煎茶法,是一种备茶方式。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接近煎茶的制茶法,而陆羽在《茶经》中对煮茶法有明确的描述。这种烹茶方法后来传至日本、韩国等地区,在茶文化、茶仪式发展史上其影响重大而深远。
《茶经》是唐朝人陆羽所撰的茶学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全书分3卷10篇,总结茶的栽培、采摘、制作、鉴别、煮饮的流程和工具,收集历史上与茶有关的史料,是当时茶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茶经》影响和倡导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极大地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天下名泉为中国唐朝复州竟陵人陆羽根据其数十年的品泉经验所品定的二十品名泉。陆羽品鉴天下名泉,对中国茶文化的一大贡献,对后世茶事活动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后人多有修改,天下名泉就出现了很多并列的排名。
越窑是唐朝、五代时浙江绍兴越州的瓷窑,窑址主要分布于慈溪的上林湖一带。隋朝、唐朝时绍兴叫“越州”,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北宋后期,由于制瓷工艺粗糙,越窑走向衰落;南宋中期,越窑停烧。
自从唐代陆羽发表《茶经》后,唐、宋、明、清各代出了五六百部茶书。各代茶书是茶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