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第 编辑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福州连江人,明朝儒生、音韵学家、藏书家。其贡献在汉语音韵学上最为重要,指出字音会随着时地差异,纠正自宋朝朱熹以来错误的叶音观念。曾随名将沈有容至台湾,著有《东番记》一书,被视为研究台湾原住民的重要文献之一。
1
相关
海峡两岸关系史介绍了有史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上疑似关于台湾的记载最早追溯到《三国志》中提到的夷洲或《隋书》中提到的流求。在宋朝元朝时期,海峡两岸已有贸易往来,1281年元世祖设立了澎湖寨巡检司,开始对澎湖实行行政管理。1349年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记载澎湖属泉州晋江县,而琉球为海外诸国之一。明朝陈第写的《东番记》描绘了台湾西南地区原住民的风土人情。自1620年代起,海峡两岸关系受荷兰人、西班牙人、汉人、满族、日本人的影响,中国大陆与台湾或统一,或分离。
东番记》是一本记载17世纪初台湾地理与台湾原住民族的人事杂记,为明朝儒生陈第于公元1603年所作。是现存较为早期汉人对台湾地形、港口、贸易与风俗记录的文献。
东番,或称东番夷,意旨“东方海外的番仔”,是中国古代对台湾岛及台湾原住民族的称呼,既作为地名又作为族群称呼之用。“东番”一词首见于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实录》中,故此用法应早在福建福州、泉州地区使用。1603年,福建人陈第以此用语撰成《东番记》,后来在《远游篇》、《明史·外国传》、《闽书》、《台湾府志》中亦有记载。相较于一些为音译台湾南岛语言之汉字地名,东番则是纯粹的汉语命名。
东番,或称东番夷,意旨“东方海外的番仔”,是中国古代对台湾岛及台湾原住民族的称呼,既作为地名又作为族群称呼之用。“东番”一词首见于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实录》中,故此用法应早在福建福州、泉州地区使用。1603年,福建人陈第以此用语撰成《东番记》,后来在《远游篇》、《明史·外国传》、《闽书》、《台湾府志》中亦有记载。相较于一些为音译台湾南岛语言之汉字地名,东番则是纯粹的汉语命名。
打狗为台湾高雄市的旧地名,这个地名的最早中文纪录是1603年,陈第所著〈东番记〉:“东方夷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尧港、打狗屿、小淡水………皆居其也”。
海峡两岸关系史介绍了有史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变迁。中国历史上疑似关于台湾的记载最早追溯到《三国志》中提到的夷洲或《隋书》中提到的流求。在宋朝元朝时期,海峡两岸已有贸易往来,1281年元世祖设立了澎湖寨巡检司,开始对澎湖实行行政管理。1349年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记载澎湖属泉州晋江县,而琉球为海外诸国之一。明朝陈第写的《东番记》描绘了台湾西南地区原住民的风土人情。自1620年代起,海峡两岸关系受荷兰人、西班牙人、汉人、满族、日本人的影响,中国大陆与台湾或统一,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