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伊莎贝尔 编辑
飓风伊莎贝尔是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期间最强烈,造成损失最惨重,死亡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也是该季第9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第5个飓风和第2个大型飓风,于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形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较为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其正式期限前后都有热带天气活动,这在超过半个世纪里还是头一遭。全季共形成21个热带气旋,其中16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命名,7场达到飓风标准,3场成为大型飓风。截至2014年,这仍然是有纪录以来第8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飓风伊莎贝尔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北方向海域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强度标准,是本季的最强飓风。伊莎贝尔之后以二级飓风强度吹袭北卡罗莱纳州,对美国多个州构成严重影响,一共造成价值36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还夺走了51人的生命。
飓风伊莎贝尔对北卡罗莱纳州的影响是继1999年的飓风弗洛伊德在北卡罗莱纳州登陆以来所有热带气旋中最惨重的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且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伊莎贝尔对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影响是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所受热带气旋影响中最具破坏性的其中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亚历克斯是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一个热带气旋,也是首场获命名的风暴、首场飓风和大型飓风。气旋成型日期相对较晚,是1954年后所有大西洋飓风季中形成日期第五晚的首场风暴。系统源自7月31日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以东海域上层低气压区同下层弱低压槽的相互影响,成型后朝东北方向移动,增强至最大持续风速160公里强度后从距外滩群岛海岸不足16公里近海掠过。亚历克斯接下来进一步强化,在新英格兰近海达到风力时速195公里的最高强度,成为有纪录以来北纬38度线以北出现的两场大型飓风之一。风暴以飓风强度直接袭击北卡罗来纳州的外滩群岛,这里还曾在不到一年前受到飓风伊莎贝尔的沉重打击。
飓风伊莎贝尔对北卡罗莱纳州的影响是继1999年的飓风弗洛伊德在北卡罗莱纳州登陆以来所有热带气旋中最惨重的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且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伊莎贝尔对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影响是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所受热带气旋影响中最具破坏性的其中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伊莎贝尔对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影响是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所受热带气旋影响中最具破坏性的其中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伊莎贝尔对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影响是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所受热带气旋影响中最具破坏性的其中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伊莎贝尔对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影响是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会区所受热带气旋影响中最具破坏性的其中一次。飓风伊莎贝尔于2003年9月6日在大西洋热带海域的佛得角附近由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系统朝西北方向前进,进入一片水温较高,风切变很弱的环境后稳步加强,于9月11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经过四天的强度波动后,飓风逐渐减弱,于9月18日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外滩群岛以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强度登陆。风暴登陆后迅速减弱,于次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转变为温带气旋。
飓风亚历克斯是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一个热带气旋,也是首场获命名的风暴、首场飓风和大型飓风。气旋成型日期相对较晚,是1954年后所有大西洋飓风季中形成日期第五晚的首场风暴。系统源自7月31日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以东海域上层低气压区同下层弱低压槽的相互影响,成型后朝东北方向移动,增强至最大持续风速160公里强度后从距外滩群岛海岸不足16公里近海掠过。亚历克斯接下来进一步强化,在新英格兰近海达到风力时速195公里的最高强度,成为有纪录以来北纬38度线以北出现的两场大型飓风之一。风暴以飓风强度直接袭击北卡罗来纳州的外滩群岛,这里还曾在不到一年前受到飓风伊莎贝尔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