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三博士,又称东方三王、东方三贤士、三智者、麦琪,术士等,是艺术作品和基督教刊物经常提到,出现在许多与圣诞节有关的画像里面的人物,一般会与耶稣和其父母、牧羊人,以及马厩中的动物一同出现。根据《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2章第1-12节的记载,在耶稣基督出生时,有来自东方的“博士”朝拜耶稣。天主教会在1月6日主显节庆祝。《福音书》中没有提到有三个人,也没有提到他们的身份。但研究古波斯宗教文化的人指出,“MAGI”就是拜火教祭司或神职人员的称呼,类似于天主教中的神父或主教、基督教中的牧师或长老。
东方三博士,又称东方三王、东方三贤士、三智者、麦琪,术士等,是艺术作品和基督教刊物经常提到,出现在许多与圣诞节有关的画像里面的人物,一般会与耶稣和其父母、牧羊人,以及马厩中的动物一同出现。根据《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2章第1-12节的记载,在耶稣基督出生时,有来自东方的“博士”朝拜耶稣。天主教会在1月6日主显节庆祝。《福音书》中没有提到有三个人,也没有提到他们的身份。但研究古波斯宗教文化的人指出,“MAGI”就是拜火教祭司或神职人员的称呼,类似于天主教中的神父或主教、基督教中的牧师或长老。
阿立祖为台湾平埔族西拉雅族的祖灵信仰,成大教授石万寿指出该名词是西拉雅语的“祖先”发音与汉语“祖”结合而成的名词。而在台湾荷治时期,尤罗伯牧师将《马太福音》翻译成西拉雅语时,即用“Alid”作为耶和华的译名。而除了阿立祖的称呼之外,各部落也有像阿立母、太祖、老君等其他称呼。
荆棘冠是《新约》中记载的、耶稣受难时所戴的冠冕。它是由在罗马总督督府庭院戏弄基督的罗马士兵强行给他戴上的,以嘲讽他这个“INRI”。《马太福音》原文记载为:“又用荆棘编成冠冕,戴在他的头上,把一根芦苇放在他的右手,跪在他面前讥笑他说:‘犹太人的王万岁!’”,天主教的教父们也经常提到这个王冠。
奥古斯丁假说,对于基督教《新约》起源的一个假说,用来解决对观福音书问题。这个假说认为,在四福音书中,由使徒马太撰写的马太福音是最早写成的。接着出现的是马可福音。而路加福音则参考了这两本福音书。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拉丁教父圣奥古斯丁,并因此得名。这个假说主要的依据是历史证据,而不是文本批评。
《主祷文》天主教亦称之为《天主经》,是基督宗教最为人所知的祷词,亦最为信徒熟悉的经文。此文记载于《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6章第9-13节与《路加福音》第11章第2-4节。其中《马太福音》背景来自山上宝训的一部分,共,《路加福音》则仅记载五个祈求,而教会礼仪传统上采用马太福音所记载之版本。
马太,天主教汉译玛窦,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四个传福音者之一。传统相信他是《新约》中《马太福音》的作者。在跟从耶稣之前,原任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税吏长。
革尼撒勒是新约圣经中的一个地名,意思是富裕的花园。见于马太福音14章34节、马可福音6章53节、路加福音5章1节。是拿弗他利的一个市镇,就是《约书亚记》11章2节和19章35节提到的基尼烈/基乃勒特。位于加利利海的西北岸,土壤肥沃的"革尼撒勒平原",称为“加利利的乐园”。圣经中记载,许多病人来到那里,摸耶稣的衣服穗子,就得了医治。在湖边,渔夫彼得、圣雅各和门徒约翰受吸引,撇下一切,跟从了耶稣。现在的名称是el-Ghuweir。
耶稣降生的事迹记载在《新约圣经》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据信完成最早的《马可福音》没有记载相关情况。
牧人寻羊的比喻是《新约圣经》中记载的耶稣的比喻之一,见于《马太福音》第18章第12-14节和《路加福音》第15章第3-7节。这个比喻也出现在伪经《多马福音》第107章。它在《希伯来圣经》里可能的parallels是Ez 34:6–12和Ps 11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