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 编辑
龙王是佛教道教信奉的神祇,源于古代龙神崇拜和海神信仰。龙王成为海神可说是佛教东传时所一并带来的印度神话而影响,认为那伽神龙司雨水。小的龙王可以存在于一切水域中,甚至是一口或是一条田间的水沟;大的龙王则生活在较大的海域。佛教护法天龙八部的龙部以八尊龙王为首,如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等,祂们是那伽部族之王。传入中国后,中国将那伽王和传统的形象混合产生了本土的龙王概念,给祂们的塑画都加上王冠、龙袍等王者象征。在儒家文化圈中,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亦有信奉。
1
相关
八大龙王,原是印度神话中八位那伽之王,后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护法神,即其中那伽龙神众的八位龙王,在《法华经·序品》中登场。在古印度神话中,那伽神龙原本是半神半蛇的大蛇神,在汉传佛教、日本佛教同化成龙形,在藏传佛教中也和藏地的鲁龙神划上等号。在汉传佛教中,摩利支天也被奉为二十诸天与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而祂的神像通常被摆在寺庙的大雄殿里。
十善业道经,中文版本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北宋时由施护重新翻译,名为《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实为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海龙王经》第十一品《十德六度》的异译,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十善业道因果。经中指出,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除掉一切痛苦,远离恶道。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称之为十善。无论大乘佛教还是部派佛教,都视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方法。
东海龙王,又称 东海广德王、沧宁德王,别名显仁,《西游记》中称为敖广,《封神演义》中称为敖光。在五方龙王中叫青龙,同时是代表东方的神兽。
八大龙王,原是印度神话中八位那伽之王,后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护法神,即其中那伽龙神众的八位龙王,在《法华经·序品》中登场。在古印度神话中,那伽神龙原本是半神半蛇的大蛇神,在汉传佛教、日本佛教同化成龙形,在藏传佛教中也和藏地的鲁龙神划上等号。在汉传佛教中,摩利支天也被奉为二十诸天与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而祂的神像通常被摆在寺庙的大雄殿里。
雨师,又称为屏翳、号屏、玄冥,为中国神话中掌管下雨的神祇。汉朝时,以毕宿为雨师。佛教传入后,人民多把降雨之事寄托于龙王。钟毓龙所著的神魔小说《上古秘史》中赤松子、冯修、玄冥、屏翳皆担任雨师之职。
白龙马即白色的龙马,是中国古代的传说生物。在《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座骑白马,被龙王三太子所误食,后因龙王三太子其实已为观世音菩萨所点化,原是要保助唐三藏上西天取经,因此自己化身为白龙马,成为唐三藏的座骑,后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四海龙王,是道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四位大龙王,掌管四方之海。在儒家文化圈中的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亦有信奉。
哪咤闹海》,是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根据《封神演义》片段改编的动画电影,全长65分钟。这部动画电影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而摄制。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是第一部入选康城影展的华语动画片。影片讲述了哪咤打败了为害人间的四海龙王,造福世人的故事。
龙头节,又称“龙抬头节”、“青龙节”、“春龙节”,节日日期为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根据民间传说,此为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也意谓著在此之后雨水会渐多。也有人认为“龙抬头”指的是百虫开始于初春苏醒: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中国传统中历代祭祀伏羲和女娲的太昊陵庙会也均于农历二月二开始。
八大龙王,原是印度神话中八位那伽之王,后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护法神,即其中那伽龙神众的八位龙王,在《法华经·序品》中登场。在古印度神话中,那伽神龙原本是半神半蛇的大蛇神,在汉传佛教、日本佛教同化成龙形,在藏传佛教中也和藏地的鲁龙神划上等号。在汉传佛教中,摩利支天也被奉为二十诸天与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而祂的神像通常被摆在寺庙的大雄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