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 编辑
《南京条约》,又称“万年和约”,是清朝首个因对欧美国家战败而签定的条约。主要条款是清朝香港割让和开放五口通商
1
相关
香港商业自开埠以来一直都是香港的主要经济支柱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便已看上当时只属小渔港的香港水深港阔的丰厚天然资源及它的地理优势,而于1841年当英国和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占领香港后,他们便利用优势开始发展小规模的商业贸易活动。从此之后,香港各行各业便百家兴旺。
第一次鸦片战争,又称鸦片战争、中英战争、通商战争,是公元1840年至1842年期间,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战争的远因是中国奉行一口通商与朝贡导致中英两国发生外交冲突和贸易失衡,近因是清政府贸然以一系列强硬手段虎门销烟触动了英使的外交底线和英商的根本利益。战争以英国对华出兵为全面爆发,最后以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告终。此场战争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船坚炮利迫使清政府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大陆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英国国籍法与香港的关系始自1842年、1860年及1898年满清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与《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让香港岛、九龙半岛以及租借新界予英国,成为英国殖民地,至香港主权移交之后。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初,凡在香港出生者皆英国人士,但随着殖民地移民涌入英国,以及香港主权问题进入议程,英国国籍法曾经历多番变动,其中不少影响到香港,使香港人的公民身份问题变得独特和复杂。1980年代,英国因应香港主权问题而推出英国国民(海外)身份,并不赋予持有人任何英国居留权,惟可使其在主权移交后仍然与英国保持某种关系,在2021年1月31日后可以此身份申请居留英国。
香港割让,指香港于1842年至1898年,清朝先后三次割让新安故城城外50公里的香港岛、油尖旺区及租借新界予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三地合称英属香港。英国的首选目标一直是浙江定海军政府,而香港岛远在南方边陲,清朝和英国都曾认为它荒芜而没价值,后来英国发觉到它是优良港口。本条目简述英国在香港的扩张的前因后果,并介绍《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谈判时有关香港的部分。
香港割让,指香港于1842年至1898年,清朝先后三次割让新安故城城外50公里的香港岛、油尖旺区及租借新界予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三地合称英属香港。英国的首选目标一直是浙江定海军政府,而香港岛远在南方边陲,清朝和英国都曾认为它荒芜而没价值,后来英国发觉到它是优良港口。本条目简述英国在香港的扩张的前因后果,并介绍《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谈判时有关香港的部分。
第一次鸦片战争,又称鸦片战争、中英战争、通商战争,是公元1840年至1842年期间,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战争的远因是中国奉行一口通商与朝贡导致中英两国发生外交冲突和贸易失衡,近因是清政府贸然以一系列强硬手段虎门销烟触动了英使的外交底线和英商的根本利益。战争以英国对华出兵为全面爆发,最后以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告终。此场战争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船坚炮利迫使清政府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大陆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沪港关系,是指中国上海市与香港之间的关系。香港和上海有着密切的关系,且相互影响。早至清朝,1842年《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其中一口即为上海,当时就开始与香港有贸易关系,故港府在开拓九龙半岛时,就决定以主要经贸伙伴来命名新街道,当中一条就是上海街了。与香港早期的经济发展,很大部分是由南迁香港的上海商人带动;到了今天,许多港商亦有在上海投资。1990年,朱镕基访问香港时曾说:“香港之所长,是上海之所短;上海之所长,是香港之所需。”沪港两地制度不同,基础不同,经济腹地不同,运作方式也不一样,各有特点和长处。香港是亚洲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而上海现时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金融中心。
第一次鸦片战争,又称鸦片战争、中英战争、通商战争,是公元1840年至1842年期间,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战争的远因是中国奉行一口通商与朝贡导致中英两国发生外交冲突和贸易失衡,近因是清政府贸然以一系列强硬手段虎门销烟触动了英使的外交底线和英商的根本利益。战争以英国对华出兵为全面爆发,最后以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告终。此场战争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船坚炮利迫使清政府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大陆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又称鸦片战争、中英战争、通商战争,是公元1840年至1842年期间,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战争的远因是中国奉行一口通商与朝贡导致中英两国发生外交冲突和贸易失衡,近因是清政府贸然以一系列强硬手段虎门销烟触动了英使的外交底线和英商的根本利益。战争以英国对华出兵为全面爆发,最后以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告终。此场战争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船坚炮利迫使清政府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大陆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厦门战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打福建泉州府厦门厅的重要战役,可分为三次战斗,发生于1840年-1841年间。厦门战役是鸦片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役之一,三次战斗见证了鸦片战争期间的战况变化,其中第三次战斗规模最大。本战最终以清军防守失败、英顺利占领厦门城告终。厦门一战后,英军相继攻陷中国东南沿海的定海区、镇海区、宁波市,沿海各省局势骤紧。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结束,清朝失败。战后双方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大清沿海的广州市、福州市、厦门市、宁波、上海市五处港口实行贸易通商;鼓浪屿仍归英兵暂为驻守,待赔款交清,前各海口均已供英人通商后,驻守军士即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