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编辑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台湾日治时期,是由新民会发起,向帝国议会争取在台湾设置自治议会的政治运动;该运动是台湾对日本统治从武力反抗转为近代式政治运动的转捩点,也是台湾日治时期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政治运动。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废运动林呈禄认为撤废《六三法》无异于接受当局的内地延长主义政策,有损于台湾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受其主张影响,运动的方向遂由撤废《六三法》转为设置台湾议会的诉求;基于日本宪政主义的精神,应设置台湾议会,将台湾总督府的立法权交归还民众。
3
相关
许嘉种为台湾彰化人。祖先来自金门岛。自幼学习儒家汉学,深具汉学人文素养。1903年于台南师范学校毕业,于公学校任教职,许嘉种曾任台湾旧惯调查会台中厅的通译一职。1921年辞职台中州通译;1922年参与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并加入台湾文化协会为重要会员、干部,1924年与赖和同为该协会彰化支部核心干部,并为台湾民众党的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8月与赖和、林笃勋等人发起政坛演说会。1935年台湾第一回选举,当选彰化市民选市会议员,1936年组织昭和信托株式会社,任专务取缔役。
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是台湾日治时期负责推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的团体。原预定在台北结社,但因遭总督府取缔而转移至东京。
何景寮,字克良,台湾高雄县人,台中一中毕业后,前往中国大陆,就读厦门大学预科后,转学上海大夏大学文科,其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毕业后返回台湾,参与台湾文化协会及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1931年起,先后担任《台湾新民报》台南、台中支局长、总社政治部部长、高雄支局长。1937年,自《台湾新民报》辞职后即在高雄市创立“民报商事社”从商。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在厦门市另设“新民公司”。1943年7月带夫人和二女搭乘日本轮船“广东丸”赴厦门,抵达前该轮船遭受美海军潜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本人幸免,但夫人及二女均遇难。1948年参选第一届立法委员惜排落选第一名,其后曾任担任台湾省政府顾问、台湾省自治研究委员会委员、台湾省县市选举监察委员会委员。1950年4月,立法委员蔡培火就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何景寮递补任第1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民国67年3月28日病逝
1921年台湾发起了第一次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该年10月17日台湾文化协会成立。
杨良,字琼玉,台湾新竹市香山区人,经商有成之余亦参与政治活动,曾赞助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后来亦成为台湾文化协会的重要成员,因而为当时的政府所忌。日后在二二八事件中,曾以新竹市二二八处理委员会委员兼财务组长的身份维持新竹地区的治安,但后来却被当作新竹地区滋扰事件的主谋者之一,此后杨良淡出政治,专心经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