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细胞分裂成多种的特化细胞,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来提供更多干细胞。对哺乳动物来说,干细胞分为两大类: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取自囊胚里的内细胞团;而成体干细胞则来自各式各样的组织。在成体组织里,间叶干细胞与前体细胞担任身体的修复系统,补充成体组织。在胚胎发展阶段,干细胞不仅能分化为所有的特化细胞- 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而且能维持新生组织的正常转移,例如血液、皮肤或肠组织。
等位基因旧称对偶基因,是同源染色体内同一个基因座上的多种表现形式;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是对应排列的,故细胞遗传学里称其为等位。
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并在分裂末期消失。纺锤体主要元件包括极间丝、着丝点丝、星体丝及区间丝四种微管和附着在微管上的动力分子分子马达以及一系列复杂的超分子结构组成。
分生孢子有时又被称作厚壁孢子或厚壁分生孢子,是一种无性、且不会移动的真菌孢子。其名称取自于古希腊文的土壤κόνις kónis,也称有丝分裂孢子,因其是经由有丝分裂产出。新分裂出的两个单倍体个体在基因上和母细胞是相同的,如果环境允许的话可以,分裂出的两个单倍体孢子可以继续发展两个独立的真菌个体。
胚胎发生也称为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是胚胎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起源是经由单套染色体的细胞--卵子与精子--受精而形成,或是经由无性繁殖产生。之后进行称为卵裂的快速的有丝分裂,最后各种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系统与器官,如皮肤、神经系统、骨骼与肌肉、循环系统与消化道等,形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配子体为行世代交替的植物及藻类中,处于单倍体的多细胞阶段。配子体会进行有丝分裂产生配子。配子结合后产生合子 ,合子会行有丝分裂长成双倍体多细胞的孢子体个体。孢子体成熟后,会经由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的孢子,孢子再度行有丝分裂生长形成配子体个体,完成世代交替的循环。
组织蛋白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共同组成核小体结构。它们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DNA缠绕的线轴,并在基因调控中发挥作用,但是原核细胞组蛋白对基因调控的作用非常微弱。没有组织蛋白,染色体中未缠绕的DNA将非常长。例如,每个人类染色体倍性细胞具有约1.8米长的DNA,但是在组织蛋白上缠绕它具有大约90微米的染色质,当在有丝分裂期间复制和浓缩时,其导致约120微米的染色体。
驱动蛋白是一类蛋白质超级家族,属于分子马达的一种,其成员代表驱动蛋白-1在1985年被发现。驱动蛋白是由单体组成的多聚体,其“头部”具有ATP酶活性,能通过水解三磷酸腺苷获得能量,改变构型,进行运动。它和动力蛋白一样,以微管构成的轨道进行滑行。与可以朝微管两极运动的动力蛋白有些不一样,一种驱动蛋白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如驱动蛋白-1可以沿着微管的+运动,而另一些驱动蛋白则沿着-极运动,在细胞内起运输作用,比如牵拉染色体,参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迁移过程。
子囊孢子是一种真菌的孢子,为子囊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在子囊中产生。典型的一个子囊中有八个子囊孢子,此八个孢子是在胞质融合与核融合发生后,经由一次减数分裂与一次有丝分裂所产生,其中减数分裂使染色体倍性的细胞核分裂为四个染色体倍性的细胞核,这四个细胞核再各自进行有丝分裂而形成八个细胞核,并分别为子囊中的分泌物所包覆,因此一个子囊通常有八个子囊孢子,但此数目仍有例外,如冬虫夏草的子囊可有多达20-60枚子囊孢子,酵母菌的子囊通常只有1-4枚子囊孢子,块菌的子囊也通常只有四枚子囊孢子。
染色体不分离是指生物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或姊妹染色体未能成功分离的现象,由美国遗传学家卡尔文·布里基斯和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于1910年在黑腹果蝇细胞的性染色体上发现。染色体不分离包括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第二次减数分裂时姊妹染色体不分离、以及有丝分裂时姊妹染色体不分离等三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