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编辑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笃吾、百泉居士、宏父、思斋、龙潭上人、龙湖叟、秃翁等,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被理学迫害,入狱后自刎,死后,泉州民众奉之为神,称“温陵先师”,有时配祀在吕祖庙,称之南宫李先师。李贽的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6
相关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宋明理学。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成为“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这种“心即是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因心即理,故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子学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而是可以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
李贽故居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德济门遗址外万寿路,是明代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198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汪可受,字以虚,号静峰、三盘居士。湖北黄梅县独山汪革人。明朝政治人物,从师石昆玉、李贽,中式万历八年进士。累官至蓟辽总督。
李卓吾墓,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西海子公园,立在通州燃灯塔旁边,是明朝思想家李贽的墓。
傅维鳞顺治四年入明史馆分修《明史》,因“所纂不过二十余年,止类编实录,不旁采”,故搜集“明兴以来行藏印抄诸本、家乘、文集、碑志”,纂成《明书》一百七十一卷,本纪十九卷、宫闱纪二卷、表十六卷、志四十八卷、记五卷、世家三卷、列传七十六卷、叙传二卷。体例完备,其中十二史表多沿用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诸表,较后来的《明史》更为完善。上起元天历元年,下至明崇祯十七年。陆陇其对此书评价很高,他说:“置张居正于《权臣传》,……置张孚敬、桂萼、席书、方献夫、霍韬诸人于《佞幸传》,置刘基、宋濂、宋讷、朱升于《杂传》,置张玉于《乱贼传》,置姚广孝、李贽于《异教传》,……皆卓识也。”
冯应京,表字可大,号慕罔,安徽泗州人。生于凤阳盱眙县,万历进士,曾任湖广监察御史,在湖北以“维护风化”为名弹劾泉州思想家李贽,又指使歹徒焚毁李卓吾所居之龙湖芝佛院,毁坏李预为藏骨的灵骨塔。后因案入狱,以利玛窦劝告,归依天主教。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宋明理学。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成为“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这种“心即是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因心即理,故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子学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而是可以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宋明理学。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成为“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这种“心即是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因心即理,故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子学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而是可以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宋明理学。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成为“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这种“心即是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因心即理,故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子学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而是可以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
《焚书》是李贽最为著名且争议最大的一部书,是他反封建思想、政治、哲学、社会思想及耿介性格的集中体现。近来,更被评论界誉为“影响中国的百部书籍”之一。全书卷一、卷二为书答,卷三、卷四为杂述,卷五为读史,卷六为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