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食性 编辑
植食性动物又称食植动物,是解剖上和生理上适应以植物藻类为主食的动物。虽常被俗称为 草食性动物 或 食草动物 ,但严格意义上这两个俗称特指主食为草本植物的动物,仅为植食性动物下属的一个分类,并不能涵盖所有植食性动物。特别是新生代以前根本没有这种禾本科植物,把植食性恐龙称为“草食性恐龙”明显就是错误的。除食草动物外,植食性动物还包括食叶动物、食果动物、食谷动物等。
1
相关
鸟脚亚目,是鸟臀目恐龙的一个演化支,它们起初是小型、二足、快速奔跑的植食性动物,后来种类与体型都逐渐变大、变多,直到它们成为白垩纪时代里最成功的植食性恐龙之一,并成为北美洲的优势物种。鸟脚类恐龙在演化上最主要的优点是咀嚼方式的进展,是爬行动物里最复杂的咀嚼方式,可与现代哺乳类相比,例如牛。它们在鸭嘴龙科时达到顶峰,而与其他恐龙一起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所有大陆都发现了它们的踪影,虽然在南极洲发现的化石还未命名,而它们在南半球通常是罕见的。
直拇指龙类是禽龙类的一个演化支,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的各大陆。这个演化支包含:弯龙、禽龙、豪勇龙、鸭嘴龙科。直拇指龙类是群大型植食性恐龙,某些物种可生长至15米,接近某些大型兽脚类恐龙,例如山东龙。
兽脚亚目通常归类于蜥臀目,尽管2017年的论文已将他们作为鸟臀目的最近亲属放置在拟议的鸟腿龙类中。是群双足恐龙。虽然它们主要是肉食性动物,但是在白垩纪时期,一部分的兽脚类恐龙演变成为植食性、杂食性、甚至食虫动物。兽脚类最早出现在三叠纪晚期的卡尼阶,大约是2亿3100万年前。它们从侏罗纪早期开始成为独占广大陆地的肉食动物,直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结束为止。兽脚亚目也是恐龙总目中唯一有肉食物种的族群,其余的鸟臀目所有恐龙、以及和兽脚亚目同为蜥臀目的蜥脚亚目都已经改为素食,但他们的祖先却肉食素食都有。
副栉龙属或似节龙属,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属,是鸭嘴龙科里面发现化石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生存于约7,650万年到7,3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在美国和加拿大被大量发现化石。副栉龙是种植食性恐龙,可以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连接鼻头一直到后脑勺的头冠为其标志性特征。目前已有三个被承认种:模式种沃克氏副栉龙、小号手副栉龙以及短冠饰的短冠副栉龙。
鸟臀目也称为鸟盘目。是一类有喙的植食性恐龙。ornithischia之名源自希腊文中表示“鸟的”的ορνιθειος与表示“髋关节”的ισχιον,意思是“如鸟类般的臀部”。之所以有这种名字,是因为它们拥有与鸟类相似的骨盆结构。然而,一般认为鸟类实际上是蜥臀目兽脚亚目的后代。鸟臀目恐龙的腹部、胃部都非常的宽大,因为臀部骨骼的原因,在同样长度、体积的情况下,它们的胃部容量远远大于蜥臀目的所有恐龙,鸟臀目的尾部粗度也是蜥臀目的1.5倍到2倍宽。
鸟臀目也称为鸟盘目。是一类有喙的植食性恐龙。ornithischia之名源自希腊文中表示“鸟的”的ορνιθειος与表示“髋关节”的ισχιον,意思是“如鸟类般的臀部”。之所以有这种名字,是因为它们拥有与鸟类相似的骨盆结构。然而,一般认为鸟类实际上是蜥臀目兽脚亚目的后代。鸟臀目恐龙的腹部、胃部都非常的宽大,因为臀部骨骼的原因,在同样长度、体积的情况下,它们的胃部容量远远大于蜥臀目的所有恐龙,鸟臀目的尾部粗度也是蜥臀目的1.5倍到2倍宽。
晓龙属又名膮龙或小龙,是种小型、二足、植食性恐龙,股骨长11公分,被推测身长约1米。晓龙生存于中侏罗纪巴提阶的中国四川盆地,接近1亿6900万年前到1亿6300万年前。
索诺拉龙属是腕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地质年代约1亿1200万至9300万年前,相当于阿尔布阶至森诺曼阶。它们是植食性的蜥脚下目,其化石发现于美国阿利桑那州南部。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索诺拉沙漠来命名。它被估计约15米长及8.2米高,是腕龙的三分之一。
蜥脚形亚目意为“蜥蜴般的脚”与“形态”,是蜥臀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蜥脚下目、与其祖先近亲。蜥脚下目是一群长颈部、长尾巴、大体型的植食性恐龙,最后演化成完全四足行走,并且为出现过的最大陆地动物。原蜥脚下目的生存年较早,体型较小,在生理上能够以二足方式行走。蜥脚形亚目是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的优势植食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