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尊称县太爷、县大老爷,雅称为县尹、县宰、百里侯、邑侯、邑宰、邑令等。是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县令下设县丞、主簿、县尉、典史等。宋代以其他官职“知某县事”,简称知县,事实上为一县长官;明清时,知县为正式官名,正七品。但人们习惯称呼知县为“县令”,或使用“明府”、“令君”等雅称。
17
施士岳,字伯翰,泉州晋江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从孙。曾选上岁贡,初任福建福清县教谕。康熙三十九年迁诸罗县儒学教谕,不过在任内因亲人丧事而离职。康熙四十七年,再补凤山县教谕。期满后担任四川遂宁县知县,擢嵩明州,不过因父亲去世而归。康熙末年,朱一贵事件爆发,水师提督施世骠来台平乱,得知施士岳通晓军机,便命其“督阵军前”,事件平定后,论功按察副使,行至福州时病逝,享年76岁。著有《容轩诗文稿》。
漳浦威惠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西庙村,是一所奉祀开漳圣王的庙宇。是闽南的古迹,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唐玄宗开元四年 建,奉祀开拓漳州的名将陈元光将军,明朝弘治年间,知县吴云重修,嘉靖年间,知县慎蒙修牌楼,万历初年,知县房寰重修。清康熙年间,本地士绅蔡祚周重建,康熙廿六年,漳浦知县杨遇重修。
天津教案,是清朝同治九年在天津所发生的一场教案。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天津开设育婴堂。1870年6月21日部分天津民众因怀疑育婴堂杀害婴儿用于制药,聚众数千到教堂示威。法国领事丰大业往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路上向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击伤随从一名。此举激化矛盾,导致丰大业被天津民众殴毙,此外部分天津民众还焚毁法、英、美、俄、西教堂及法领事署。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七国军舰集结天津、烟台一带。慈禧太后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曾国藩又奏调李鸿章协同办理,将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处死祸首水火会16人,充军25人,赔款修建教堂,慈禧太后并派崇厚向法国道歉。
蒋元枢,字仲升,号香岩,江苏常熟县人,清朝官员。曾担任过福建省仙游县、惠安县、崇安县、建阳县、晋江县等知县、厦门同知、台湾府知府,并护理过台湾道。其担任台湾府知府期间颇有建树,与同样担过台湾府知府的蒋毓英、蒋允焄合称为府城三蒋。
谈广佩 ,号讱兰,广州驻防汉军镶白旗人。同治甲子翻译举人,戊辰翻译进士。由八品笔帖式改主事,归班后补知县,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
回车书院是清朝一所官民共建的儒家书院,又名“圣庙”,位于湖北黄冈麻城市夫子河镇土库村方家畈。该书院始建于乾隆五十八年,由时任黄冈籍知府陶国干与麻城籍垣曲知县程琮以及黄冈、麻城两县的绅耆土商等社会贤达共同创办。乾隆六十年,该书院竣工,咸丰元年遭到毁坏而停办,后得到重修。
秦镛,字大音,号若水,江苏无锡人,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历任清江县知县,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著有《易序图说》。
施九缎事件,台湾清治时期后期重大清代台湾民变列表事件之一,也是台湾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的民变事件。事件起因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派淡水县知县李嘉棠前往彰化县丈量土地时的官民纠纷,当时士绅施九缎自称“公道大王”,率领民众包围县城示威,最后演变为暴动,全县陷入失序状态。之后由栋军主帅林朝栋指挥下,清军顺利平定事件,但该事件导致李嘉棠等大小官员被查办,刘铭传丈量工作也宣告失败,不久离职,台湾建省后的新政宣告结束。
范正国,表字子仪,苏州吴县人。以父荫作承奉郎,之后迁开封府延津县知县。北宋丞相范纯仁第五子。范仲淹为其祖父。终年六十二岁。靖康之变时,因要侍奉赵姓生母,避难至蔡州,但不久其母过身。建炎三年,昭慈圣献皇后任命范正国作枢密院干办官扈从,累官至光禄大夫。后因其荆湖北路漕运使之职位任期届满,需上京述职,但与宰相会面时有感不快因而选择退休及迁往临川居住。因为在任时一直没有机会前往吴县拜祭先祖,所以既然已经退休,范正国就往吴县,但一到吴县天平山白云功德寺其先祖墓前,范正国就遇疾在那里死去,及后葬在先祖旁。范正国有六子,长子范直筠任朝奉郎,居于临川,后迁乐平,遂为乐平人。
田蕙,字应秀,山西省大同府应州人,民籍,治《诗经》,年三十一岁中式万历二年甲戌科第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正月二十四日生,行三,曾祖田盛,上林苑监大监丞;祖田天泽,知州;父田维鲁,岁贡生;母俞氏。永感下,妻秦氏,继妻陈氏;兄兰;芹。由国子生中式山西乡试第十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八十五名。任陕西蒲城知县,后来擢升为户部主事,此后曾任通政司左参议、左通政使。据载,田蕙为人刚正不阿,由于与同僚不合,辞官归乡。回乡后,田蕙编纂了《应州志》,万历二十七年刊刻成书。。田蕙墓位于应县城东的圣水塘村,已列入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